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鲜明导向
发布时间:2020-12-13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严密的组织体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广大基层党组织,作为党的组织体系的“最后一公里”,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是党的工作最坚实的力量支撑。县级组织部门是基层组织体系建设的“直接责任人”,要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按照加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总要求,在健全组织覆盖、落实组织制度、释放组织动能、维护组织形象等方面履职尽责。

  强化政治功能,确保党的领导在基层“如身使臂,如臂使指”。优秀的绣花师傅大多拥有良好的全局观念,未曾落“针”,图案、花色、针法早已了然于心。加强党的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根本目的是要把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有效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展示党的组织体系的优势和威力。党的十九大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党的基层组织只有始终坚持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才能把住组织建设的根和魂。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首要任务和核心内容。党的基层组织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本地本单位中心任务来谋划和推进工作,通过集中轮训、宣讲辅导、现场教学和警示教育等多种方式,教育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坚持问题导向,确保党的建设在基层“根正苗红,枝繁叶茂”。一寸锦绣,千针织就。建设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要拿出“绣花”功夫,精准施“针”,既要避免“打扣儿”,也要善于“解扣儿”。当前,有些基层党组织设置还不够优化,隶属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理顺,组织活动方式还相对单一,创新空间还比较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从“全面有形”到“全面有效”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要学会“弹钢琴”,坚持分类施策抓好企业、农村、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等各领域党建工作;以“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评价标准和选任思维,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按照便于党员参加活动、有利于党组织发挥作用的要求,探索推进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创新;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推动实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长期坚持、形成常态;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着力解决少数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推动基层党组织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彰显组织优势,确保党的形象在基层“坚如磐石,深得民心”。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末梢”,是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也是贴近基层群众的治理“触角”。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多元的、具体的。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赢得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需要我们拿出“绣花”功夫,把工作做实、做细、做到家。各类基层党组织要认真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时刻注意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通过为民、亲民、利民、便民、惠民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切实增强群众对党的理解、认同、信任和支持;坚持标准,把各方面优秀人才吸引到党内来,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射阳县委组织部孙静红,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