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备受瞩目的江苏省202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笔试落下帷幕。其中申论A类试题聚焦年轻干部实干担当,既凸显了省委加大对年轻干部培育使用的鲜明导向,也是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点上对全省年轻干部发出的时代之问。
铁肩膀方能挑重担,以“我敢干”的十足勇气营造奋勇争先的时代风尚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年轻干部要“敢做事”,就是要以“逢山开路、遇水造桥”的英勇气魄涵养保持敢想敢做、敢为敢当的精气神,以“功成必有我”的昂扬之气激发“敢做必能成”的必胜斗志。“我敢干”是需要勇气的,需要的不仅是直面挑战、迎难而上的勇气,更是敢于开拓创新、做前人未做之事并为之担责的勇气。党的好干部孔繁森,敢于去最艰苦的地方书写自己的人生篇章,以“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决心,为我们树立了不惧艰苦、敢于拼搏的典范。“行路者难,开路者更难。”我们是幸运的,如今的中国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之中,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军事力量空前强大,在这个崭新的时代里,我们不能躺在先辈打下的坚实基础上沾沾自喜,而要以奔腾不止的“后浪”精神,把“谋发展、创一流,攀高峰、夺胜利”作为思想和行动自觉;在机遇和挑战中挺身而出,在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对着未知风险的大声宣告“我敢干”。
方向引领方法驱动,以“我会干”的科学精神完成提质增效的时代要求
如果说“我敢干”是年轻干部树立的正确世界观,那么“我会干”便是找到行之有效方法论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只有坚持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严格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真正抓住机遇,办成一些事情,不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年轻人空有一腔热血是远远不够的,决策时要求我们敢做事,落实推进时更多的要求我们会做事,如果不掌握正确的方法,光凭“不撞南墙不回头”的“犟心”做事,反而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财力的透支,最终被人民和历史否定。近年来频繁曝光的“贫困县大幅举债搞形象工程”等类似新闻便是“不会干”带来的深刻教训。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阶段,“项目多不多”“厂房大不大”,已经远远不能作为衡量一个地区发达与否的唯一指标。对人民群众幸福感、自然资源保护度、存量资产利用率、发展是否特色可持续等“软指标”“新条件”,要求年轻干部必须及时找到适应新时代新要求的发展方法。解决“旧”方法与“新”要求的矛盾,必须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高“七种能力”,既要学“外来经”、也要用“土方法”,探求一条符合发展规律的“最优解”。
打磨金刚钻做成瓷器活,以“我必干成”的强大信念呼应本领提升的时代号召
“除了胜利,别无选择。”这是人民英雄国家荣誉奖章获得者陈薇在第一批疫苗生产的那天写下的八个字。面对突然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经验丰富如陈薇者也是心里没底,但共产党员的字典里没有退缩二字,她第一时间带领团队进驻武汉,最终以高超的技术实现了疫苗研制道路上无数个从“0”到“1”的突破。建党99周年以来,无论是面对一望无垠的雪山草地,还是泸定桥下奔涌嘶吼的怒江水,共产党人始终以必胜的信念,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为世界瞩目的奇迹。“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讲的这句话,让人热泪盈眶。建设党和国家的事业,责重如山。磨练自身本领是新时代对于年轻干部的召唤,我们必须时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大业为使命,以新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为引领,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在学中干、干中学,提高理论联系实际水平,以基层工作的历练摔打为炼钢炉,以急难险重关卡的大战大考为试金石,补齐短板弱项,增长真才实干。
(淮安市洪泽区委组织部陈恳,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