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做扎根基层的“燃灯人”
发布时间:2020-12-23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时代楷模”张桂梅,拖着病体躬耕40余年,照亮1800多名贫困山区女孩求知若渴的逐梦路,被誉为“燃灯校长”,把“燃灯人”的信仰、担当和奉献融进了滇西教育扶贫一线。广大年轻干部应争做“燃灯人”,书写扎根基层的青春华章。

  忠于信仰是“燃灯人”的初心。“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代代相传。”这是张桂梅在她创办的华坪女中操场上打出的标语。以革命传统立校,用红色文化育人,坚持对党忠诚、事业为上、学生为本,成为张桂梅不变的信仰。年轻干部应从张桂梅先进事迹中汲取信仰力量,在对党忠诚上要做到纯之又纯,在思想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铸就政治灵魂,坚定初心使命。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工作上以人民满意为标准,成果须经得起人民检验,真正站在群众立场上考虑和解决问题,在服务人民中践行初心使命。

  敢于担当是“燃灯人”的执着。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张桂梅坚持在条件艰苦的山区挥洒丹心和热血,纵然山路崎岖依旧步履不停,即便身患重疾依然风雨兼程。12年,家访超过1552名学生,累计行程11万公里……这一串沉甸甸的数字展现了张桂梅为了贫困女学生的铁一样担当。基层工作繁琐繁重,年轻干部当在基层“扎下深根”,把基层作为成长成才的“炼钢炉”。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在为民服务网格里,在乡村振兴一线中,衣上多蒙点土、脚上多沾点泥、身上多出点汗,不断淬炼做好群众工作、解决实际问题、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奔着矛盾去、朝着风险上,以实干苦干展现无畏担当。

  甘于奉献是“燃灯人”的情怀。“以一灯燃诸灯,终至万灯皆明。”张桂梅一生清贫,无房无存款,身患近20种疾病,几十年的工作收入,除了看病吃药,全部投入华坪女高。她甚至向上级申请预支丧葬费以用到贫困女生身上,用羸弱的病体拖举起贫困山区女孩未来希望。年轻干部面对千头万绪的基层工作,加班加点是常态,有时辛苦工作换来的可能是不被理解,甚至还可能招致委屈。只有真正投身于为民服务的实践,用自己辛勤“汗水”换来群众幸福“琼浆”时,才有可能会被自己的奉献所打动,因为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他们默默传递光亮的人。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广大年轻干部一定要坚定信仰,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让个人的理想随着时代的桅杆乘风破浪,让奋斗的脚步伴着家国的脉动意气昂扬。

  (南京市高淳区固城街道石惠雯,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