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要有“得寸进尺”的追求
发布时间:2021-01-26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江苏“十四五”时期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我们既有“一着不让”的精神,更有“得寸进尺”的追求。
首先有“得尺得寸”的深化实践。经济总量近10万亿元,这是江苏在疫情冲击形势下交出的答卷。宏观经济复苏的答案存在于一个个微观数据中,背后凝聚着全省人民“以尺寸之功备寸厘之虞”,打赢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抗洪抢险三场硬仗的担当作为。落实新发展理念,宁要一个“过得硬”,不要九个“过得去”,必须围绕既定目标,对照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最优质量,以务实优质的工作,变“工业锈带”为“生态秀带”、变“低端制造”为“高端创造”、变“便捷宜居”为“诗意栖居”,让环境更有气质、产业更有潜质、生活更有品质,以“微末之力”汇聚更多更高层次的发展成果。
还要有“得寸思尺”的争先实践。从“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到“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江苏发展的理念逻辑一脉相承,实践逻辑一以贯之。“两争一前列”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的新期望和新使命。“争”的内涵在于全力以赴,“走”的本质在于风雨兼程。如何去“争”,拿什么去“走”?唯有把江苏改革发展实践摆到全国、全球战略层面去审视、谋划和推进,抬高标杆,只争朝夕,永不满足,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实践中,不断累积“尺寸之功”,用点滴行动汇聚江海之力,才能让新发展理念在江苏大地落实见效。
更要有“尺寸千里”的创新实践。登高望远,每进一寸一尺一丈,风景各有不同。眺望高质量发展的壮丽前景,需要不断攀登创新的“尺寸”新高度。最近,苏州和上海率先开展干部跨区域交流任职试点,这是干部人事工作创新的很小一步,却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信号。做全国排头兵、先行者,必须有识变之智、应变之方、求变之勇,闯出新路子,创出新奇迹。必须立足科创大省、人才大省的实际,力争在制造业发展、城乡区域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民生发展、对外开放等各领域迸发创新活力,凝聚“微创新”的澎湃伟力,推动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的深层次变革。
(南京市高淳区委组织部石城,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