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春到上塘”给我们的改革启示
发布时间:2021-01-27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40多年前,一场石破天惊、分田到户的改革在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悄然拉开序幕。40多年后,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吹响了再来一场比学赶超的号角,并对宿迁市寄予“把改革创新的基因注入现代化,谱写出新时代‘春到上塘’的传奇”。从偷偷摸摸到大张旗鼓,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 “春到上塘”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思索和希翼。

  首先,越往基层走,改革越具体。问题是改革的动因和动力,发现问题是一种能力,解决问题是一种本领。客观地讲,“春到上塘”当时也是无奈之举,农民整天吃不饱、饿肚子。分田到户的做法在那个时代不亚于一声惊雷,好在公社党委书记开明,不扣“帽子”、不揪“辫子”、不打“棍子”,默许了这一做法。某种程度上说,改什么、怎么改,基层更有发言权和主动性。所以,只要没有方向性的错误,要学会尊重基层的首创精神,对于一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创新,不要过早下结论、下定论,不妨采取鼓励包容的态度,“让子弹再飞一会”。

  其次,越是小切口,越容易取得大作为。上塘垫湖改革,聚焦的是土地分配,目的是填饱肚子,没有其他的枝枝蔓蔓。大浪淘沙,方显英雄本色。建市20多年来,宿迁市各地各单位坚持先行先试,推出多项改革创新。比如,行政审批制度、干部人事制度,有许多立得住、留得下、传得久的改革创新。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就发端于宿迁,最终写进《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并沿用至今。为什么能取得这个效果,还是因为切口小、好操作、易执行。改革应该化繁就简,贴船下篙,突出关键,不能贪大求洋、繁琐复杂,更不能分心分散。

  最后,推进改革创新,还要学会总结。安徽小岗村以率先分田到户闻名全国,而同样先行的上塘垫湖村却名气不大,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很重要的就是发掘晚了、宣传迟了。在扎实推进改革创新的同时,总结宣传改革创新成果也很重要。对于认准的事,取得阶段性的成果后,就要善于总结,敢于发声。这既是总结回顾的需要,也是争取主动的需要,更是倒逼自己持续思考、深层推动的需要。所以,要学会把想法及时转化为做法,把做法总结提炼成说法,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改革创新工作美誉度、知名度和影响力。

  (宿迁市委组织部张行,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