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选调生“驻村”更要“助村”
发布时间:2021-02-27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8年聚焦“三农”,凸显了新发展阶段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广大选调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鲜血液,应充分珍惜在农村基层锻炼的机会,发挥优势专长、保持积极干劲、培养坚韧毅力,真正把“驻村”变为“助村”。

  助村需忘却光环,初心不悔。在基层工作和服务,不能陶醉于选调生光环,学历不等于经历,更不等于能力。既然选择了成为人民的公仆、孺子牛和勤务员,就要肩负起自身的职责与使命,积极投身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浪潮。正确认识基层锻炼的意义,放下“选调生符号”,摒弃“镀金心态”,少一些“混日子”,多一点“实打实”,把自己看作乡土的一部分,当做农村的一份子。选调生作为助村工作的“排头兵”“急先锋”,在坚守基层的日子里,应秉承“禾下乘凉梦”的理想追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坚毅执着,怀揣真心实意走向群众,带着干事激情建设农村,用真心换真情,用实干赢民心,以“乡土气”的情感和“烟火气”的淳朴,锐意进取、勇于担当、真挚为民。

  助村需快速扎根,用心经营。“源浚者流长,根深者叶茂。”选调生就像是四处行走的树,必然要寻找扎根的土壤,基层恰好提供了厚植生根、担当作为的沃土。初到基层的选调生就像是一颗怀抱梦想的种子,由于缺少社会实践经验,对农村工作更是知之甚少,面对纷繁复杂的村居工作和清苦的生活条件,很容易出现“水土不服”。这就需要静下心来,发挥年轻优势,锚定目标定位,努力适应基层环境,在艰苦岗位和复杂环境中汲取向上的能量,迎着朝阳“破土而出”,茁壮成长。在努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过程中挺身而出,敢做“新农人”,不做“过路客”;敢下田间地,不当花架子;敢尝基层苦,争做实干家,以带泥的裤腿打牢基层工作的根基,以黝黑的肤色点亮农村建设的底色,在“三农”这片沃土上挥洒热血、绽放青春。

  助村需开拓创新,匠心独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选调生作为“三农”工作的新鲜血液,为农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势必应发挥崭新理念、活跃思维、紧跟热点等优势,深入研究和探索推动“三农”工作发展的路径问题,将创新理论转化为发展的强大动力,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凭借对时代发展脉搏的敏锐感知,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等方面有新思考、新想法、新作为,摒弃复制模式和样板工程下的“千篇一律”,真正做到“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风景”。

  (苏州市吴江区震泽镇陈磊,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