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乡土人才趁“市”而上
发布时间:2021-03-27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人才兴则乡村兴,乡土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可以设想的是,在美丽乡村广阔图景中,一支支技能精湛的乡土人才队伍茁壮成长,一家家领富带富的乡土企业“破土飘香”,必将成为乡村振兴最直接、最强劲、最可持续的发展动能。
当前,乡土人才发展成效尚未完全显现。一些地方还停留在就人才抓人才的层面,没有真正解决乡土人才破“土”而出、顺“市”而上、因“产”而承等问题,以至于乡土人才发展“呼声高涨”而“落地无声”。从实际情况来看,乡土人才技艺大多带有传承色彩,需要长时间研究沉淀、淬炼学习,一方面难以培养接班人,另一方面受众小、市场小,能够走出县域范围的少之又少,少数“走出去”的技艺又在“曲高和寡”中难以长久承续。
让乡土人才趁“市”而上,回归市场、把握市场、顺应市场,已成为乡土人才队伍接续传承、乡土人才产业壮大发展的必然趋势。探析一些地方乡土人才发展思路,有的囿于惯性工作思维,把乡土人才发展简单与评比选树先进、宣传推介典型等同起来,确实引发了一时的“热热闹闹”,最终却只有“盆景”,不见“风景”;有的在工作中本末倒置,注重政策、资金等显性资源投入,却忽视从市场培育和产业发展的潜在生态入手,最终陷入“有技术无市场、有产品无销路、有企业无产业”的结构性困局,等等。
从发展规律来看,当前乡土人才工作更加需要放在理念迭代更新、产业结构重置、市场环境变幻的广域视角下去思考,放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大棋局中去谋划,才能走好良性发展的关键一步。站位应更高一点,将乡土人才定位为发展乡村产业、引领乡村振兴的“带头人”,不盲目用级别、职称、数据等量化指标来评价成效,更多考量在产业富民、产业兴村中的牵引力与耦合度,真正做到“不负乡村不负人”;理念应更新一点,科学运用现代美学理念、市场理念、大数据理念,组织乡土人才开展产业调研、进驻创新孵化站、与高校名企深度合作,塑造培育具有跨界思维、把准市场“兴奋点”的新型人才队伍;举措应更实一点,定期举办乡土技艺培训班、技艺技能大赛,加大培训补贴、创业补助、“人才贷”等扶持力度,为乡土人才传承技艺、争取市场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
(扬州市江都区委组织部何亚兵,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