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言论:讲好红色故事
发布时间:2021-04-09 来源:中国信息报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为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注入强劲精神力量。
红色故事里有英雄。陈望道、杨靖宇、赵尚志、左权、彭雪枫、江竹筠、王朴、陈然、邱少云、雷锋、王杰、王进喜、甘祖昌、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张富清,习近平总书记提到的这一个个名字,都是时代楷模的杰出代表。红色故事里有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沂蒙精神、东北抗联精神、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太行精神、吕梁精神、红岩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阐述的这一种种精神,都是党的宗旨的生动体现。红色故事里有基因。真理的味道、半截皮带、血战湘江、单家集夜话、半条被子,习近平总书记讲述的这一段段故事,都是理想信念的形象注释。把这些红色故事讲述好,是对历史的礼敬,更是对未来的引领。
讲好红色故事要用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中国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要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只有真正用心去体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非凡历程,才能带着信念讲好红色故事。长征过雪山途中,有个同志穿着单薄的旧衣服被冻死,指挥员让把军需处长叫来,想问问他为什么不给这个同志发棉衣。队伍里的同志含泪告诉他,被冻死的这个同志就是军需处长。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述这个故事后说:“管被装的宁可自己冻死也没有自己先穿暖和一点,这是多么崇高的思想境界!觉悟看似无形,关键时就会显现出强大力量。”有信仰的人讲有信仰的故事,就能入乎其内、令人深思。
讲好红色故事要用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 只有真正用情去领悟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才能带着感情讲好红色故事。习近平总书记上初中一年级时,听政治课老师念新华社长篇通讯《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几度哽咽,多次泣不成声。2014年重新踏上兰考土地,“还是想多看一看、多听一听,因为每一件实物、每一个故事都能引起我的心灵共鸣”。他在陕西考察时动情地说:“我在延川生活期间,对延安精神有切身感悟,心里都充满崇敬和激动。这次再到延安,仍让我深受教育。”他在湖南考察时两度讲述“半条被子”的故事,专门到故事的发生地沙洲村看望乡亲们,真情说道:“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我要不断接受教育、接受洗礼。”有深情的人讲有深情的故事,就能渗进血液、浸人心扉。
讲好红色故事要用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只有真正用功去钻研百年党史的发展脉络,才能带着功力讲好红色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讲述沂蒙红嫂的故事,在吉林讲述东北抗日联军的故事,在宁夏讲述红军三大主力会师的故事,在广西讲述湘江战役的故事,在重庆讲述渣滓洞、白公馆共产党人的故事,在甘肃讲述西路军的故事等等,体现出对中国革命史、党史厚积薄发的坚实功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和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两度说道:“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真实鲜活的历史细节,使红色故事气韵生动。有底蕴的人讲有底蕴的故事,就能如临其境、引人入胜。
(江苏省统计局副局长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