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加大科技人才创业支持力度
发布时间:2021-05-11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当前,科技人才创业在高质量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人才企业不仅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还能助推经济结构调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最大限度的支持和帮助科技人员创新创业。然而,有些科技人才拥有一身“先进技术”,但缺乏“商业思维”,限制了技术成果转化成产品。因此,各级党委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提升服务精准性,推动科技人才跨越技术和商业的鸿沟。

  知者行之始。要实现从“专家”到“企业家”的转型,就必须改变科技人才只重视“技术”的“单线思维”,将商业知识、运作模式等持续输送给人才。根据企业发展规律,为科技人才“量身定制”立体式培训体系,集成投资、法律、营销、金融等资源,线上线下灵活开设教学课程,定期精准汇编推送成功案列,常态化开展“人才+”对接活动,千方百计提升科技人才的商业思维、商业理念。

  “一名人才带动一个行业形成一条产业”是雁阵式发展的本质内涵,充分说明了“头部人才”的引领作用。应在广大科技人才中树立典型,深入宣传,提升科技人才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领头雁”的传帮带作用,分行业建立对接帮扶机制,推动初创人才企业快速发展。开办“企业家讲坛”,组织“龙头企业行”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科技人才与行业精英多互动、多交流。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科技研究需要团队协作,创业也需要团队支撑。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一支优秀的团队,成员间专业互补,领域涵盖技术、市场、管理、财务等方方面面。政府应超前服务,善于“补”位,依托市场资源,建立产品销售、人事代理、代账管理等服务平台,以社会化运作模式填补科技人才创业中的“缺位”。

  “鱼”和“熊掌”并非绝对对立。只要加大对科技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优质服务的精度,提升支持举措的深度,逐步构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科技人才创业支撑体系,就能推动人才既当“技术专家”又做“商业大咖”。

  (南京市江宁区委组织部虞康,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