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言论:学史力行办实事
发布时间:2021-05-20 来源:中国信息报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史力行,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一脉相承。我们要把学习党史同推动工作结合起来,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业绩。
学史力行,要心系一个“民”字,解决好宗旨观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来自人民,党的根基和血脉在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立党兴党强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无数优秀共产党人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忠实践行党的宗旨,以心中有民、造福人民的实际行动,书写了人民至上的动人篇章。“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的焦裕禄,“把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追求转化为具体行动”的雷锋,“把一个荒漠化的孤岛变成半岛”的谷文昌,“坚持回农村当农民”的甘祖昌,“把毕生精力投入到山区生态建设和科技富民事业之中”的李保国,“把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作为毕生追求”的黄大年,“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等,让人民群众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的初心。只有解决好宗旨观问题,学史力行才有坚实的思想基础。
学史力行,要功在一个“实”字,解决好事业观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强化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首先是立足本职岗位为人民服务。”这次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就是要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中体现成效,使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为群众办实事要围绕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勾勒了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我们要锚定六大目标、瞄准民生指标,锲而不舍抓好过程管控,确保目标落实到位。为群众办实事要解决问题。要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入手、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切实解决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群众的意见和要求、批评和建议,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为群众办实事要完善机制。既要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只有解决好事业观问题,学史力行才有丰实的工作成果。
学史力行,要务戒一个“虚”字,解决好政绩观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注意为基层减负。”从学习教育组织工作来说,要防止为完成任务应付了事,出现“人在心不在”等现象,防止照本宣科,防止为了博眼球信口开河。从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来说,更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防止简单帮钱帮物、搞花架子、堆几个盆景,这样不仅与学习教育的初衷南辕北辙,而且破坏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滋长了新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形式主义实质是主观主义、功利主义,根源是政绩观错位、责任心缺失;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同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优良作风格格不入,是我们党的大敌、人民的大敌。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一贯重视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党史学习教育应该打造成求真务实、固本培元、人民满意的优质工程。只有解决好政绩观问题,学史力行才有优良的作风保障。
(江苏省统计局副局长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