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理论武装供给侧改革
发布时间:2021-05-21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然而,当前理论武装工作按部就班、千篇一律的程式化现象比较突出,效果不尽如人意。加强理论武装供给侧改革,以“所需、所思、所盼”为标尺,提高理论宣讲与受众的“适配”程度,提升理论武装质效。
优化资源供给,避免丰而不精的“理论盛宴”。少数党员之所以对理论学习存在“畏难情绪”,与理论教育培训缺少系统谋划、各自为政密不可分。各类教材“铺天盖地”,看似丰富,却老套陈旧、乏善可陈,让人提不起兴趣。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有的业务能力不强、解读不清不楚,受众云里雾里;有的热衷于请“专家”、找“学者”,“学术味”浓郁却不接地气、曲高和寡,难以形成共鸣。理论学习公众号同质化严重、点击率不高,有的沦为“僵尸号”。要真正拉近与理论的距离,必须撬开兴趣“开关”。推动培训资源、新媒体平台“瘦身提质”,开发优质教材课程,实现资源共享。建强师资队伍,引导领导干部带头讲、理论专家辅导讲、“百姓名嘴”常态讲,善用通俗话、多讲平常话,让理论接地气、冒热气。
延伸浸润深度,避免浮而不专的“大水漫灌”。当前,“口号式宣讲”、“填鸭式灌输”、“就理论讲理论”仍一定程度存在,没有实现一般原理与专门业务、课程设计和学员实际的有机有效结合,浅尝辄止、大而化之。坚持“缺什么补什么”,订单化、差异化、分众化开展学习培训,戳中“麻骨”。综合采用融合式讨论、案例式讲学、项目式研究、针对性解读,提高互动性、吸引力。构建线上线下联动机制,用好用活红色资源、高科技手段,开展“浸润式”教学,循循善诱、引人入胜。充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拓宽新媒体平台服务功能,基于用户“画像”智能分析、精准推送,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用户黏性。
加速成果转化,避免学而不用的“前后脱节”。理论武装的根本目的在于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实际工作中,不乏学用“两张皮”,一些单位甚至将学习“异化”为拉横幅、拍照片、做宣传。理论学习缺乏“硬抓手”,在具体落实上很少“动真格”。实现从震撼一瞬间、激动一阵子到铭记一辈子、影响一辈子的跨越,必须找准“实践接口”。搭建实战平台,把理论学习课堂向发展一线、现实问题延伸,教会看待问题的思维和视野、解决问题的措施与办法,在实践锻炼中消化、深化、转化,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履职尽责的“硬本领”,形成良性循环。建立完善考评激励机制,围绕学习态度、学风表现、交流研讨、实践应用等开展评估、纳入考核,使理论学习由“软指标”变成“硬任务”,倒逼补钙壮骨、充电蓄能。
(睢宁县委组织部夏庆月,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