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以换届为契机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
发布时间:2021-06-07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此次县乡换届适逢建党100周年,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期,选出的班子强不强,对于能否跑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棒”至关重要。必须把增强整体功能作为夯实领导班子建设的着力点,以严细实的作风、零差错的标准,努力锻造出堪当时代重任的坚强领导集体。

  聚焦“政治性”标准,以思想之力筑奋斗之基。换届选人有标准,讲政治是第一条,只有把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强的干部选进领导班子,才能确保各级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中,而那些政治不合格的干部,无论本事有多大,也要坚决挡在“门外”。政治标准不是空洞抽象的条文,不能光停留在纸面上、口头上,更要看是否落实在行动上。具体来说,要看一个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否坚决到位,看面对挑战政治底线的错误言论和不良风气时是不是挺身而出,看在疫情防控、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中能否冲锋在前。对干部政治表现既要有定性判断,更要用事实说话,坚持多到现场看、多去一线听、多与知情人谈,从细节上甄别、于细微处观察,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

  重抓“一把手”选用,以关键之人担非常之责。船载千斤,掌舵一人。增强领导班子整体功能,选优配强“一把手”尤为重要,注重从经过重要岗位锻炼、受过吃劲岗位考验、有过完整周期历练的干部中选拔党政正职,既看任期内干了什么,更看干成什么,既看管过什么,更看管得如何,既看班子的成绩,更看个人的作用。同时,还需识别其是否具有宽阔的胸襟和高尚的品德,是否善于把不同的人凝聚在一起,变共识为共为、变大家为一家。综合考虑年龄、经历、专长等方面因素,使党政正职经验能力互补、性格气质相容,成为密切合作的好搭档。换届后,及时落实主体责任双报告、履职纪实等制度,督促各级“一把手”特别是新任“一把手”对照责任清单,动真抓减负、用心抓服务,团结带领整个领导班子,以干部优势“最大化发挥”,推动各项工作“最大化落实”。

  坚持“老中青”结合,以结构之优促功能之强。年轻干部配备历来是换届工作的焦点难点,标准条件把得紧,可能满足不了结构要求;放得宽,又可能弱化整体功能。做好县乡基层工作,既需要生龙活虎、思维敏捷的“初生牛犊”,又需要精力充沛、眼界开阔的“中流砥柱”,还需要有大批善于联系群众、考虑问题周全的“识途老马”。统筹把握班子中不同年龄层次干部配备比例,不简单以年龄划线,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在知识、经验、心理、体能等各方面形成互补,促使班子新老交替有序、稳定持续发展,决不造成“30岁提拔、40岁观望、50岁靠边站”的状况。同时,可以与其他结构性干部的选拔使用结合起来通盘谋划,确实不能配齐的,可留出空额届中再补,关键是要够标准、够条件,确保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突出“专业化”建设,以业务之精攒发展之劲。在选配班子成员时,根据不同类型领导班子的职责任务和不同岗位的配备需求,注重从各个方面选拔专业化人才,使班子的整体素养覆盖地方发展需要。党委班子注意选配熟悉党务、经济、社会等工作的干部,政府班子重视充实熟悉现代产业发展、社会治理、公共服务、新型城镇化等方面工作的干部,人大政协班子注重配备大局意识强、善于团结协调、具备法治等相关专业知识的干部。“专业化”是个长远工程,不能简单看是否“干过”、“管过”,更不能简单把专业学历、专业职称等同于专业化。紧密跟踪换届后班子运行质态,进一步摸清干部知识缺口、经验盲区和能力短板,分类举办专题研修班,全面提升班子成员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作风、专业精神,为助推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能攒劲”。

  (盐城市委组织部王磊,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