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资产”必须管好用好
发布时间:2021-06-11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当前,一些地方存在这样的“资产浪费”:有的资产闲置荒废,不来事,也不来钱;有的场馆年久失修,成了“危房”却无人问津;有的项目失败烂尾,土地闲置却视而不见......如此种种乱象,值得警惕反思。
“公有资产”浪费的现象,表面上看是工作责任心缺失,但根子却是被错误的“政绩观”引导,急上马、搭门面,搭好了门面就完成了功绩,不维护不保养,出了问题高高挂起或匆匆跑路。有的项目缺乏可行性研究,领导“一拍脑袋”就定了,下属“一拍胸脯”就干了,当“一拍大腿”发现问题不对时,却又没人过问,就“拍拍屁股”走人了;有的是“一任接着一任干”,规划跟着领导换,接官位不接“旧账”,热衷“另起炉灶”,仿佛新业绩才能与他人撇清关系,唯我独有,导致原有规划成为一纸空文,项目停滞、资源闲置;还有的场馆属于国有公司所有,但交由地方单位运营,出现“用场馆的不修,修场馆的不用”,修就显得不那么紧急,用也显得没那么必要,久而久之,便拖成了“危房”。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拿“公有资产”无所谓的现象,不仅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也直接影响政府公信力,与勤俭节约更是背道而驰。从长远看,没有对国有资产的珍惜,就不会有一任接着一任的事业的赓续推进、思路的有效传承,工作合力形不成,相互“补台”就更谈不上,贻误的是事业;今天浪费一分,明天浪费一点,积少成多,损害的是党和人民的利益。
解决“公有资产”闲置问题,应从“来事”上谋出路,从“来钱”上增渠道。针对规划浪费的现象,从强化前瞻性上下功夫,科学规划,形成完整的科学发展规划体系,坚持长远性、可行性,符合区域发展和人民生活所需,杜绝即时性和应景式“盆栽”,切记好高骛远;从加强衔接性上想办法,前后任之间的交接,不仅是工作的交接,更是规划思路的传承,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个方向干,劲往一处使,军功章里各有一半。针对因机构冗杂造成的浪费,从调结构上求发展,理清“家底”,理顺权责,资产所有权方应扛起责任,定期检查维护修补,资产使用方须规范使用,合理运营,让资产生钱;从健全监督上出实招,不仅监督资产的维护情况,更监督资产的运营情况,对于长期闲置或亏损的,及时查明原因,应对解决。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勤俭节约要落实,领导干部必先行,用好“公家资产”,才是事业所需、民心所向。
(淮安市清江浦区委组织部黄文军、李婧,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