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组织部长言论:锻造新时代年轻干部成长链
发布时间:2021-06-17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发现培养选拔更多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优秀年轻干部,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并遵循年轻干部的成长规律,找到培养年轻干部的正确方向,精准锻造成长链,为实现党和国家的重要历史使命和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强化源头储备,建立“动态调配”储备格局。年轻干部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强化顶层设计、提前谋篇布局。健全分析研判机制。统筹近期需求和长远需要,制定出台年轻干部选拔培养相关政策文件,分层次、分领域建立年轻干部储备库。定期对年轻干部队伍现状、配备目标、个性化培养措施进行分析归类,科学谋划年轻干部工作阶段目标、具体任务和培养路径。健全发现储备机制。重视盘活现有人才资源,更多地把好苗子“选”出来。把优秀年轻干部储备作为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前端,通过近距离接触、经常性了解、多角度考察,重点掌握一批优秀年轻干部名单,及时纳入后备人才库。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强化“能者上、庸者下”的用人导向,深化“干部能上能下”机制建设,不靠一次选拔来决定年轻干部前途,及时补充表现优异且符合优秀年轻干部条件的后备人选到新的工作岗位上去。同时,及时调整不符合优秀年轻干部条件的后备人选,保持年轻干部队伍始终是“一池活水”。

  注重教育培训,激发“综合素养”全面提高。打造高素质的优秀年轻干部后备队伍,需要多措并举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筑牢“根基”。强化理想信念,将“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培训核心要求,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等列入必学课程,帮助年轻干部补足精神之钙。突出党纪党规,常态化开展政治性警示教育,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引导年轻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夯实“累土”。聚焦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年轻干部能力素质需要,精准设计培训内容,分批次、分类别制定脱贫攻坚、信访稳定、招商引资、环境保护等培训主题,切实提升年轻干部的专业能力。根据年轻干部工作层级、工作岗位、能力需求等特点,整合培训资源,采取集中培训、联合办班、上级调训、借力外训等模式开展差异化培训,做到培训全覆盖。搭好“支架”。依托区域位置、高校教育、特色课程等资源,综合培训目标、培训学员、培训单位、培训资源等多方面条件,选取搭配不同培训目标、不同培训对象的培训方式,灵活运用讲授式、体验式、案例式、研讨式、情景模拟式和现场教学式教学,不断提升培训质效。

  紧抓实践锻炼,夯实“基层工作”素质水平。火热的实践是最好的课堂,年轻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干出来、练出来的。一线压担淬炼。坚持把基层一线作为培养年轻干部的主阵地和主赛场,选派年轻干部到社会矛盾比较集中的信访维稳、效能督查、城市建设、农村基层、招商引资等一线挂职锻炼,促其练好“内功”。轮岗交流锻炼。对有发展潜力、培养潜质的优秀干部,有目的地放到重要岗位交流轮岗,开展递进式培养和完整周期历练,循序渐进、逐步加压,推动他们多经历“风吹浪打”、多捧“烫手山芋”,在攻坚克难中磨出“金刚钻”。上挂外派历练。定期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及省、市重点部门挂职锻炼、跟班学习,让年轻干部在不同环境、不同岗位进行历练,丰富阅历、拓宽视野,帮助他们不断学习新知识、新业务,尽快适应新岗位、新要求,进一步提高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兴化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洪,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