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奋进新征程的“生力军”
发布时间:2021-07-20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新的征程上,党团结带领人民继续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要一批又一批优秀青年薪火相传、接续奋斗。年轻干部是地方干事创业的“生力军”,须在储备、培养、管理、选拔等关键环节发力,锻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在储备上量质并举,让源有“活水”。用好政策性引进年轻干部通道,对外增加公务员招录指标、选调生及“名校优生”数量,确保“量”上达标。对内强化对干部队伍的常态化分析研判,聚焦各单位用人需求和动态平衡,科学编制公务员招录计划,做到“质”上提升。发挥各条线、各领域、各行业“蓄水池”作用,畅通“三支队伍”,打破身份藩篱,着力挖掘企事业单位优秀人才资源,加大从国企、学校等单位引进优秀年轻干部力度。聚焦高校这一人才高地,有针对性地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源源不断地补充高质量新生力量,稳固高质量发展人才根基。
在培养上德才齐抓,让干有“底气”。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建设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把加强理论武装作为提升年轻干部治理能力的基础工程,真正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血脉、植入灵魂。聚焦专业素质和实干能力,坚持“培训充电”和“实践蓄能”双轮驱动,通过中青班等培训班次,厚培年轻干部“七种能力”,打造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注重在急难险重一线和大战大考中锤炼年轻干部,让年轻干部多接一接“烫手山芋”,多当几回“热锅蚂蚁”,真正练出“大心脏”“宽肩膀”。
在管理上宽严相济,让行有“规矩”。只有起好步,才能行得远。对年轻干部,要在出现苗头性倾向性情况时,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让年轻干部日常工作生活中多“红红脸”“出出汗”。把考核作为年轻干部管理的重要抓手,以考促行,将考核结果作为年轻干部储备培养的重要依据,坚持优进劣退,鞭策争先进位。强化对年轻干部的关心关爱,通过谈心谈话、座谈交流等形式,及时掌握年轻干部现实表现和思想动态,既做“领路人”,也做“知心人”。贯彻落实好“三项机制”,及时对工作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进行鼓励激励,为敢于创新、勇敢探索的年轻干部鼓劲撑腰,营造心无旁骛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
在选拔上用当其时,让用有“通道”。年轻干部选任要科学把握成长规律,既要不拘一格把好苗子用起来,也要精耕细作递进式墩苗。按照分层分类、重点培养、梯次储备的思路,“选拔一批,储备一批,观察一批”,构建年轻干部梯次培养链,让“后浪”奔涌不息。打破部门、条块界限,定期开展年轻干部专项选拔,搭建年轻干部“赛马场”,综合考量综合能力、专业背景和岗位经历,把优秀的年轻干部选拔到吃劲关键岗位上,大胆压担使用。充分释放政策红利,统筹用好职务、职级资源,坚持把职级晋升与干部选拔任用综合考虑、一体推进,畅通干部发展渠道。
(南京市秦淮区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区考核办主任李云俊,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