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抓牢基层治理“红线”
发布时间:2021-08-21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加强基层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作为贯穿社会治理和基层建设的一条红线。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强调坚持党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基层治理必须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用这条红线为基层治理“组码赋能”。

  牵住干部“线头”,锻造过硬队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社会治理成效如何,基层干部是决定性因素。推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关键在于锻造一支平常时候“看得出”、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关头“豁得出”的高素质专业化基层治理骨干队伍。把好“入口关”,牢固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导向,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和驻村“第一书记”的“头雁效应”,让“会说群众话”“会解群众事”“会带群众干”的贴心干部融入群众、引领群众、致富群众。建强村级后备人才队伍,扩大选人视野,加大从优秀退役士兵、返乡创业大学生、致富带头人等群体中吸收人才力度,全力扩容打造基层治理队伍“蓄水池”。改进基层干部培训模式,开展村(社区)“两委”换届后村级干部教育培训,加快培育职业化、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紧扣“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内容,依托线上线下培训平台和基地,通过“订单式”压岗学习、“菜单式”理论交流、“点单式”实践锻炼,在基层一线、发展一线、抗疫一线全方位育选管用,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战斗力。

  织密阵地“线网”,夯实战斗堡垒。“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基层治理能力,首先要建设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为目标,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持续开展支部“标准+示范”建设,通过整顿软弱涣散、党建阵地“加磁”等,筑牢基层治理堡垒。紧盯薄弱环节和新兴领域,依托“点带区”,健全“抓管带”机制,突出党建联盟、网格支部、智慧党建线上线下的联动作用,着力构建覆盖基层治理各领域的组织网络。坚持政治性、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抓实完善“三会一课”,用好用活“统一活动日”,严格落实“四议四公开”,让基层党组织“硬核”起来,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进一步激发推动基层治理的强大活力。

  畅通民生“线路”,凝聚治理合力。“民之所想,政之所向。”基层治理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党中央号召,要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基层党组织须积极响应,以打造“强引领善治理”的基层党组织为引领,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为导向,树牢“人民至上”的理念。广大党员干部应抓住“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契机,通过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坚持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基层一线察民情、访民意,以民心贴己心,主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广泛搜集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燕子垒窝”恒劲、“老牛爬坡”拼劲,持续在解决突出民生问题上下功夫、在改善人居环境问题上花力气、在补齐发展短板漏洞上想心思,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好事实事做到“心坎上”、送到“家门口”,让基层治理的“民生含量”体现出人民群众更多的“幸福指数”,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滨海县委组织部周贤楷,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