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领导干部言论:一切为了快办好办
发布时间:2021-11-26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人社系统行风建设,是一场从理念到体制的深刻变革,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关键之举。近年来,江苏坚持“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整合各地人社信息系统,推出人社一体化信息平台系统,实现各项业务“就近办、一门办、一窗办、一网办、全省办、快速办”,推动人社办理事项从“办结”到“便捷”、从“快办”到“好办”,有效提升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健全组织架构,强化工作机制。推动人社服务快办好办,组织是基础,机制是保障。没有健全完善的组织架构,没有高效可靠的机制保障,人社服务快办行动就会流于形式,形不成长效之功。江苏构建制度化常态化工作机制,成立由厅主要领导挂帅的行风建设暨快办行动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厅局长联系挂钩市县制度,确保快办行动组织领导有架构、责任细化有层级、跟踪问效有机制。完善阶段性调度制度,定期召开快办行动工作座谈会、推进会,对全省面上情况进行谋划部署,组织交流经验做法,按级督促任务落实。组织实施综合柜员制改革,采用“大中台,小前台”的建设思路,全面推进“大厅咨询引导、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限时办结送件、全程公开透明、服务优质高效”的经办模式,实现全层级、全业务、全流程、全环节的紧密耦合、一体联动、服务智能、创新引领。建立健全舒心服务、便捷服务机制,完善落实“五制”“四公开”“三亮明”服务规范,对内部工作人员进行优化重组,设岗定位赋权,规范窗口配置,公开身份承诺,激发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和职责使命。以广泛开展“练兵比武”为契机,加强系统内干部队伍建设,多形式加强针对性、适应性培训,熟悉掌握系统操作技能,有效弥补能力短板,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整合精简流程,强化部门协同。办事痛点堵点在哪儿,老百姓关心的点在哪儿,改革突破点就在哪里。江苏坚持把持续推进“清减压”、群众办事更便捷作为一体化信息平台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业务经办流程的起点入手,化繁为简、流程再造,规范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将审批事项相对集中办理,全面取消各类无谓证明、重复证明,实现全省人社服务名称、服务依据、申请材料、办理流程、办理时限、表单内容“五级12同”。细化内部需求,完善协同场景,加大共享频次,实现人社系统内部信息的全面融通与无条件共享,并逐步拓展与相关部门的共享范围,推动流程精简和共建共享。建立健全跨业务、跨层级、跨地域、上下联动、左右联通的部门协同工作格局,从以职能部门审批的“一个事项”为中心,转向以企业和群众办理的“一件事”为中心,积极与公安、交通、民政等部门联动,不断打通部门壁垒,牵头推动个人全生命周期“一件事”联办。不断延伸人社公共服务链条,能下沉的业务尽可能下沉,精简尽减中间环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便捷高效的服务。三年来,江苏坚持推进“清减压”,梳理形成人社服务事项清单377项,精简材料232份,减少环节32个。

  打通数据壁垒,强化信息支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综合应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给人们交流方式带来巨大变化,也将推动人社服务发生深刻变革。推动人社服务快办好办,就是要让能通过信息系统或数据共享解决的业务事项,绝不再让老百姓跑腿。江苏建设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加快推进“打包办、提速办、简便办”,实现底层数据到全域数据的“一窗共享”。要全面打通数据壁垒,强化信息支撑,建立经办业务、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纵向五级人社部门的网络体系,实现前台窗口和后台送审的无缝对接,推动一网进入、一键处理、实时反馈。创新审批服务模式,实行“后置+承诺”的服务方式,对企业群众办事缺失的次要材料允许延后补充。同步拓展网办大厅、移动终端、服务公众号等各类网上办事渠道,坚持人社业务“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目前,江苏8000多万常住人口和300多万企事业单位可通过一体化信息平台全天候办理人社全部业务,真正实现“一网通办”“全程快办”。

  落实经办监管,强化风险防控。推动人社服务快办好办,不仅需要为群众办事又快又好,也需要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从“严进宽管”转向“宽进严管”。江苏坚持依法依规经办,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实施过程监管和风险防控,分析可能存在的风险点,有针对性地制订处理预案。严格制度管理,将风险要素、防控手段、经办程序全部纳入一体化平台的稽核风控模块,做到事前能控、事中能管、事后能查,全程跟踪、全程监管、全程留痕。通过系统内部核查、部门之间行政协助、必要的现场勘查等方式,对相关办理要件进行流程监管,真正做到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同时,将风险预防关口前移到“经办一线”,传导至“神经末梢”。

  立足群众满意,强化服务评价。推动人社服务快办好办,就是要从群众最关切的地方抓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以实打实、心贴心的便民举措造福于民,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改善取信于民,让党的民生政策落到百姓身上,让群众更多更好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江苏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全面推行人社服务电子地图定位、人社政务服务“好差评”评价制度,凡在行风问题上责任不力的,一律问责到底、追责到人。通过开展“厅局长走流程”、启动第三方调研暗访,助推服务质量比学赶超。借助行风建设这把“金钥匙”,撬动解决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就近便利的人社公共服务体系,提升便民服务水平。自一体化信息平台系统全面上线以来,江苏23项“提速办”服务事项,完成率达100%,平均提速65%以上,其中,8个事项提速后实现即办即结;30个“跨省通办”事项有序推进,“招聘一件事”“就业登记一件事”“退休一件事”等14个全省“人社服务一件事”打包办陆续推开,“一网通办”渠道进一步畅通,企业和群众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

  (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戴元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