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以考促进应“功在平时”
发布时间:2021-12-25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当前,全省年终综合考核工作已经启动,这是对“十四五”开局起步成效的集中检验。往年考核中也发现,有的平时不出力,用“纸面文章”代替实绩、应付考核;有的“评时”狠下功,为得分排名跑来跑去,“不争里子争面子”。考准考实全年“成绩单”,需防止平时不出力、“评时”狠下功的不实之风,让年终综合考核成为一次全面完整准确的“大体检”。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知事不深就如同雾里看花,识人不准就如同水中望月。综合考核是知事的主渠道、识人的主阵地,用得好就能识人辨才,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增强干部队伍争先进位的活力,反之则会上热下冷,上面说归说,下面做归做,产生工作落实的“中梗阻”。《中国共产党组织工作条列》指出,建立健全日常考核、分类考核、近距离考核的知事识人体系。这就要求我们不能把考核视为“毕其功于一役”,需更加注重统筹兼顾,着力优化考评体系,既要有节点上的大考,也要多一些平时的小考、现场的直考,既要考“冲线的成绩”,也要考“路上的表现”,让党员干部时时处于应考的状态,扎扎实实、持之以恒把该办的事办好。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走得了长路、下得了苦功,储备起足够的原始积累,才能引发量变到质变。道理虽浅,却非“人人皆愿为”。应该清醒地看到,作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稍不留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就会反弹回潮、隐形变异。体现在考核上,要对那些只愿务虚、不愿务实,只想争功、不想揽过,用材料“说话”,靠材料“邀功”,搞“材料出政绩”的现象保持高度警惕,打破“精美包装”、“隐形外衣”,由表及里找问题、打分数、评位次,让那些在平时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取得显著成效,让群众满意的单位和个人脱颖而出、得到褒奖、获得实惠,考出真真切切,考出心服口服,考出见贤思齐。

“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考核是手段,而推动工作才是最终目的。如何看待考核,关乎行动方向、发展成效,需聚焦新发展理念,把平时的苦功下到点子上,不能“竭泽而渔”,只图一时的显绩,而耗尽了发展的潜力,不能盯着“功劳算在谁头上”,又想着“出工不出力”。从考核设计上看,应给“潜绩”留些空间,不仅要考核看得见、见效快的“硬指标”,也要关注看不见、见效慢的“软指标”。从考核运用上看,要给“成绩”挤出水分,引导党员干部练就干事创业的耐性,涵养“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砥砺“建功必定有我”的担当,从点滴做起,从经常干起,坚决克服“寅吃卯粮”短视行为,以兢兢业业的实功换取真真切切的实绩。

 (苏州市吴江区委组织部周永强,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