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寒,冰天雪地,万物蛰藏。小寒过,大寒至,而农历新年又将接踵而来。大寒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授时通考》记载,“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不言而喻,大寒时节冬意正浓,天气寒冷近乎极致。而在这一时节,冬雪总会频频到访。
冬雪,常在不经意间,悄然而至。它静静落下,落在田野上、沟壑里、树枝上,还有人的发梢、衣襟上,像一条白色的绒毯,铺盖大地;又宛如薄翼的雪幕,从遥不可及的天宫垂下,将世间万物包裹。一场冬雪来临,北京变成了北平、南京变成了江宁、西安变成了长安、苏州变成了姑苏、扬州变成了广陵……千姿百态的雪花,让世间变得美丽无瑕。
雪落成诗,诗情胜雪。古人爱咏雪,宋之问笔下,“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雪是美好、美妙的象征;李白笔下“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雪山景象,风光万千。冬雪,不仅满怀诗情,还蕴含浓厚的家国情怀。杜甫笔下“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忧国忧民之情溢于字里行间;岑参笔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慷慨悲壮油然而生。毛泽东一生喜爱漫天飞雪。长征途中创作“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抒发了不怕艰难困苦的豪迈之情;1935年冬写下“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语言雄浑、气势磅礴……雪花飘逸多姿、流动刚毅,展现了豪放的风格和博大的胸襟。
人们习惯性地把小寒和大寒统称为“隆冬”,然极寒的天气并不能阻挡勤劳善良的人们。陆游诗曰,“苦寒勿怨天雨雪,雪来遗我明年麦”,左河水诗道,“老农犹喜高天雪,况有来年麦果香”,都述说大寒昭示着年景。民谚有云,“小寒不如大寒寒,大寒之后天渐暖。”大寒预示着冬天即将结束、春天将要来临,过了大寒,我们又将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正所谓“大寒已至,春日不远”。
冬雪晶莹剔透,人们赞誉它是包容的,世间万物,无论是美丽或丑陋,干净或肮脏,神圣或邪恶,雪花均一视同仁,将世间所有拥入怀抱;赞誉它是谦逊的,扬扬洒洒从天而降,轻柔地给大地披上银装,始终寂寂无声;赞誉它是洁净的,目光所及,白茫茫一片,雪花闪耀苍穹;赞誉它是奉献的,一层厚厚而疏松的积雪,像给小麦盖了一床御寒的棉被……
世人多喜冬天,大概是期待寒冷冬日里与一场雪的邂逅吧!雪是冰冷的,却温暖着人心。
冰雪之花开遍大江南北,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全世界冰雪运动健儿都在热切期盼盛会启幕。冬奥之约,中国之诺。今冬的北京就像冰雪王国、水晶般的殿堂,尽情讲述奥林匹克的冰雪故事。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以满是中国元素的形象,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文明之美。一条“冰丝带”如华夏图腾,徐徐展开,向世界敞开怀抱,一起向未来。
冰雪交融,精彩汇聚。“冬梦”“飞跃”,承载着中国几代冰雪人与奥运人对中国冰雪运动的期待与愿景,冰雪飞扬的时刻,亦将成为赛场上运动健儿激情燃烧的时刻,鼓舞所有中华儿女矢志逐梦圆梦。
人们为什么对冬雪饱含深情?也许只有雪花亲吻了大地,冬天的寒冷才变得有意义。以冰雪激情,作春之序曲。这个冬天,我们期盼每一场雪的来临,雪融之后,便是春天。冬雪迎奥,世界同期待。
(金湖县委组织部马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