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说到底就是通过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作用的发挥,实现基层治理实践更好凝心聚力的过程。主动契合基层治理现实需求,将党的建设有效融入基层治理,不断延伸基层党组织引导社会治理的触角,才能实现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推动形成基层党建领航基层治理、基层治理助力基层党建的良好格局。
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基层治理的主心骨,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是其必须主动担当的责任。当前,基层社会复杂程度日益提升,群众利益诉求日趋多样,基层治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问题、新挑战。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点在于党的组织建设、功能发挥全覆盖,关键点在于党的治理责任全覆盖。在此过程中,基层党组织怎么想、怎么干,群众会盯着看、学着办。真心关注基层所需,用心回应群众所盼,切实提升基层党建开放度,向基层治理精微之处聚焦发力,就能把工作做到群众心里去。
基层治理从来都不是独角戏。推进基层治理,维护群众利益是目标,实现社会和谐是基础,凝聚多方合力是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基层治理千头万绪,件件事关千家万户。倘若没有群众的参与度,就不可能赢得他们的满意度。基层治理要想充分调动社会力量的主动性、积极性,就要在倾听民声中汇集民力、在互动碰撞中实现交融共进,引导各方在有序参与中更好展现主人翁姿态,通过构建基层治理命运共同体有效凝聚合力,不断提升增同减异的治理认同,合力绘就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同心圆。
加强基层治理,是将治理重心下移、聚力服务基层的过程。发现问题有助于创新方法,畅达信息有利于聚合力量。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解题思维,才能形成治理闭环,做到问题出在哪里、治理指向哪里。面对面广量大的基层治理事项,尤其需要一种“精准定位”的意识和能力,把群众关注点作为基层治理着力点和落脚点,以直面一线的敏锐视角,精准把握基层治理的正确方向和现实路径。既要准确分析问题产生的背景成因,更要根据其内在机理科学研判对策措施;既要主动为解决问题搭建沟通交流载体平台,更要努力为防止问题发生,建立常态长效预警机制。唯此,方能通过“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治理实践,切实提升“民有所呼,治有所应”的治理效能。
(宿迁市委组织部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