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好雨知时节
发布时间:2022-02-2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点击    

  当雪花渐行渐远,沁人的气息开始轻抚世间万物,雨水踩着时间的节点,携着细腻的雨丝轻盈地走来。

  雨水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雨水后,大地逐渐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春满人间,惠风和畅。

  雨水来了,万物开始萌动。古人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大意是,雨水节气里,水獭开始捕鱼,五天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土地中阳气的上升开始抽出嫩芽。在和煦的春风、缠绵的春雨沐浴之下,藏了一冬的柳蕊小心翼翼地从冬的铠甲下探出自己的身子,一天天丰满起来,给干枯的枝干平添无限生机。田间的小麦尽情地舒展着身子,开始孕育颗颗麦粒,冰冻了一个冬天的泥土慢慢复苏。

  雨水是一个滋润生命的时节。俗语云,“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古人认为,绵绵春雨预示来年丰收,所以,雨水是农民最为渴盼的节气。在宋代,大文豪苏轼在凤翔府任职时,曾遇到近半年之久的关中旱灾,第二年初春,为了百姓种者有收、安居无忧,他亲自到太白山祈雨。不久后便开始接连下雨,苏轼在《喜雨亭记》中曾书:“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连下三日的春雨让禾麦保收有望,民众奔走相庆。

  充满诗意的雨水时节,常给人写作吟唱的灵感。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下来后,亲自耕作,写下了千古名篇《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表达了对春风春雨的感谢依恋,描写了春夜降雨润泽万物,花开千重之美景。在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中,初春小雨细滑润泽,滋润着刚刚钻出地面的小草,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

  雨水,是一个润泽大地、秀染河山的节气,是一个孕育希望、催生万物的节气,它浇灌滋养着的是生命和梦想,在奏响春天的变奏曲后,一股万紫千红的春潮正奔涌而来,一个韶华明媚的春天呼之欲出。在这样一个时节,党员干部要百倍珍惜光阴,以虎虎生威的雄风、生龙活虎的干劲、气吞万里如虎的精神,为民着想、为民服务、为民解难,以优良作风争创一流业绩,继续书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新篇章!

  (南通市海门区委宣传部徐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