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造就更多大国工匠
发布时间:2022-06-06   来源:中国江苏网   点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举办,强调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技能人才队伍质量直接关系制造强国建设质量。各级党委政府应在制度创新、培育引领、氛围营造上拿出真招实招硬招,进一步激活技能人才发展“一池春水”,全力答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时代课题。

  发挥制度“牵引力”,让技能人才有里有面。制度创新是释放技能人才活力的治本之策、关键之举,只有盯着问题破题、瞄着短板用劲,才能让人才之泉充分涌流。应积极创新技能人才评价机制,制定技能人才差别化评价标准,完善职业资格评价、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专项职业能力考核等多维评价方式,打破技能人才成长“天花板”“玻璃门”。积极释放用人主体活力,怎样才能用好人才,用人单位最有发言权,应因地制宜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建立放权清单、管理清单,推动用人主体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中占据核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发挥薪酬分配杠杆作用,探索建立年薪制、股权制、协议薪酬制、项目工资制等分配机制,完善岗位津贴、带徒津贴等制度,让“蓝领”也能拿高薪、享受高待遇。

  提升平台“赋能力”,让技能人才成长成才。“人才自古要养成”,技能人才的成长有其内在规律,既需要个人刻苦努力,也需要为他们搭建成才“云梯”、打造展示舞台。应大力构建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全面推行中国特色企业新型学徒制,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使更多劳动者吃上“技能饭”。大力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校企双方共同设置培训课程、组建教学团队,推行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实现从“校门”到“厂门”的无缝衔接。大力健全职业技能竞赛制度,常态化举办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练、学练结合,通过“大比武”“打擂台”“技能秀场”,让技能人才的创新才智充分涌流。

  增强环境“支撑力”,让技能人才舒心安心。环境好,则人才聚、事业兴。技能人才身处产业一线、发展前沿,对环境是否“宜居宜业”的感受更为敏感和强烈,身处好环境、好生态,“工匠”才更容易成为“大师”、夺得“状元”。应注重优化技能人才服务环境,建立多层次、多渠道、一站式技能人才就业服务平台,在居住、教育、医疗、社保等方面进行全程服务、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注重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大力培养和表彰先进典型,讲好技能人才故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擦亮技能人才“金字招牌”,在全社会营造尊重人才、崇尚技能的浓厚氛围,吸引更多优秀青年从事技能职业,造就更多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唱响技能人才之歌。

  (东海县委组织部郭旭,首发于中国江苏网组工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