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组织部长言论:凝聚乡村振兴强劲动能
发布时间:2023-03-24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组织部门必须紧紧围绕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要求,推动组织链、人才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凝聚起乡村振兴强劲动能,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


  抓支部组织力,以组织优势引领乡村振兴。抓党组织领办,盘活资源要素。出台村党组织壮大新型集体经济激励政策,充分调动村干部积极性。走好村企、村社、强村带弱村等合作路子,推行“党组织+新型经营主体+产业+农户”工作模式,推动由资源增收向产业增收转型。持续推进“村播计划”,落实快递进村工作,实现农产品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抓村书记带头,提升创业本领。深化创业型支书培育计划,从严挑人选、精准定项目、定期晒实绩,充分释放头雁效应。注重在产业振兴一线选拔培养村书记,将农村党员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干部。定期组织赴发达地区学习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开展村书记乡村振兴“擂台比武”,推动互学互促、比学赶超。抓党员示范,带动群众增收。实施提升党员发展质量、提优党员队伍结构“双提工程”,坚持关口前移,强化青年农民、致富能人的“政治吸纳”。鼓励引导党员带头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协调给予资金、技术、人才支持,力争在每镇打造一个以上党员带富示范基地、每村形成一批党员致富能手,带动村民集体增收。


  抓人才牵引力,以第一资源支撑乡村振兴。健全人才工作机制。加强人才工作整体谋划、一体推进,把“田秀才”培养纳入人才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内容。健全完善选拔培养、考核评价、政策激励、关心关爱等长效机制,培养一支实用技术过硬、带动能力强的乡村人才队伍。强化人才外引内培。深化“百名菁英”强村行动,实施乡贤计划“一镇一村一项目”,招引各类技能工匠、本土户籍客商,推动智力回乡、资金回流、信息回传、人气回聚。实施村干部学历提升“8090”计划,开展“定制村官”培育,与省内农口院校建立人才定向委培协议。围绕人才创业金融需求,开展“兴农创业”项目扶持,符合条件的给予10-30万元资助。搭建人才合作平台。加强与涉农高校、职业院校、龙头企业战略合作,组织农村青年人才参加涉农专业工艺班,加快培养急需的乡村技术人才。坚持以才兴产,发挥科技镇长团桥梁纽带作用,推动省内外高校在丰建立实训基地和技术转移中心,促进更多农业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抓产业驱动力,以链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推动组织化联结。灵活设置“党建+产业链”组建模式,建立产业链综合党委、党建联盟,常态化开展产业链企业党组织培育孵化,形成“党建引领、产业链接、融合发展”良好局面。健全产业链上下游主体与群众利益连接机制,运用订单、务工、租赁等形式,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拓宽产业链边界。发挥党组织“主心骨”作用,纵向延长产业链,在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链”上发力;横向拓宽产业链各个环节,推动健康农业、绿色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发展,带动农户走上致富路。保障持续性发展。搭建党建联席会议、“书记圆桌会”“企业家下午茶”等平台,聚焦行业发展难题,推动产业链党委成员单位抱团作战。畅通政企沟通平台,推行“企业点单、部门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党建惠企行动,精准提供政策扶持、项目对接、融资贷款、人才招引、安全护航等配套服务,助推农业产业化企业发展上规模、上台阶。


  (盐城市大丰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陈华,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