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作为组织部门,首先要带头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也要积极发挥自身职能优势和作用,引导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四敢”精神落地落实,积蓄前进动能,释放发展活力。
突出提神提劲,支持和鼓励干部敢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拓展“一线课堂”“云端课堂”,开设“智汇扶海月学堂”,系统加强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能力建设,增强敢为底气。鲜明树立新时代选人用人导向,以干部队伍建设“1+4+N”系列文件为抓手,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日常行为纪实机制,常态化发现、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定期深入一线开展专项考察、无任用推荐,大力提拔重用敢闯敢干、勇为善为的干部,统筹用好激励关爱措施,增强敢为动力。健全容错会商制度,完善澄清正名办法,强化“下”后干部跟踪管理,经常性开展“组织在身边·干部有作为”活动,关心保护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干部,营造敢为氛围。
突出赋能增能,支持和鼓励地方敢闯。抓牢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这个“牛鼻子”,重点对党政正职加强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点燃地方大胆试、大胆干的火热激情。开展优秀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系列评比,加大“战狼奖”“海子牛奖”等评定力度,分类别开展推荐评比、典型选树、宣传表彰等活动,旗帜鲜明鼓励领导班子争先锋、当闯将,推动形成比学赶超的发展氛围。探索个性化、差异化考核,通过分组考核、差异化计分等方式,鼓励县级机关和各镇(区、街道)在具有自身特色的优势领域取得突破。运用好基层数字化工作管理平台,指导实施基层党建“一本账”,让数据信息多运行、干部群众少“跑腿”,保障基层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探索实践。
突出领航护航,支持和鼓励企业敢干。一方面,以“党建强”领航“企业敢”,组织机关、国企和属地党组织与非公企业结对共建,推进“红色代办”“四问四帮”等活动,凝聚企业发展合力。聚焦企业发展,组织开展“攻坚有我”行动,在生产车间、工作一线广泛设立“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队”“党员课题组”,引领党员攻坚克难、岗位建功。围绕“聚才兴企”,深入实施“扶海英才”计划,有效发挥南京、苏州等人才驿站作用,拓展社会化引才合作通道,实现人才发展与企业发展双向赋能。另一方面,以“作风实”护航“企业干”,深入推进“‘双聚双高’作风效能巩固深化年”活动,建立领导挂钩联系、部门协同会商、专班跟踪服务的项目服务体系,帮助兑现惠企政策、协调要素保障、解决复杂问题。开展“作风效能建设大家评”活动,重点对涉企服务单位进行满意度评议,主动听取企业意见建议,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
突出聚智聚力,支持和鼓励群众敢首创。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着力构建“党员示范、骨干引领、人才担当、全员首创”的良好格局,切实把“首创”的好点子、好创意转化为助推改革发展的动力。健全“基层网格+机关志愿者”共创机制,凝聚党群合力,带动群众以主人翁姿态共同破解基层治理难题。广泛开展“建功有我”活动,引导党员骨干和职工群众勇挑重担、勇攀高峰。深入实施“助创”专员服务制度,定期评选表彰“如东人才”“如东工匠”,鼓励各行各业劳动者立足岗位发挥聪明才智、大胆创新实践。重点关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需求,实施“赋能强‘新’”行动,开展“午间小课堂”“窍门我来讲”活动,优先推荐新就业群体学员到“‘新’材学院”深造学习。注重总结推广鲜活的“首创”经验做法,推动敢创新、想创新、善创新在如东大地蔚然成风。
(如东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杨忠,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