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组织部长言论:用党建凝聚新就业群体力量
发布时间:2023-04-07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中组部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也指出,要深入开展新兴领域党建集中攻坚。党建有温度,组织有活力。组织部门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抓实抓牢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让新就业群体团结凝聚在党组织周围。


  建强红色堡垒,组织体系织密在行业一线。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必须织密党的组织网络,扩大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平台聚“新”,组织牵引全领域。完善行业党委、属地板块、平台支部一体覆盖、上下融合的组织体系,编制新业态行业党建工作指引,找准新兴领域党组织建设薄弱点和发力点,在物流园区、商圈市场等新就业群体集聚地成立联合支部,派驻专职党建指导员,推动覆盖有形有效、工作有规可循。联动凝“新”,要素协同全链条。锚定党建引领、部门联动,跨领域建立党建工作专班,厘清工作职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联合推进“百人万里行”调研,访新业态企业、访“暖心驿站”、访党员先锋,因地制宜指导新业态党组织组建工作。暖流汇“新”,“活跃地带”全覆盖。瞄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员流动性强的难点,实施多方排摸寻“流”、双向报到聚“流”、关爱激励惠“流”等举措,在党群服务站点、货运行业平台等成立流动党员党支部,开设“一站式”报到服务窗口,上线云端登记平台,为在路上的党员“一键导航”回家。


  凝聚先锋力量,骨干队伍培育在奔跑路上。加强新就业群体党建,需要强化骨干队伍培育。要着眼新兴领域未来发展,把新就业群体党员培养成行家里手,把业务骨干培养成先锋典型。添动力,行业尖兵树起来。加强对新就业群体政治吸纳力度,引导各方面表现突出的从业人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不断做大党员骨干“基本盘”,常态化深入货车班组、外卖站点等一线寻访先锋对象,树立典型示范效应。强内力,理论知识学进去。结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说做”活动,打造集中研学、先锋带学、互动促学、线上自学的“知新学堂”,邀请党的二十大代表、劳模快递员、新就业群体党组织书记等组建“红色讲师团”,开展“班前一刻钟”“小哥云课堂”“板凳夜学”等契合行业特点的学习活动,真正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增能力,队伍能级提上来。立足从业人员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业务能力等维度,健全行业准入认证体系,开设岗前培训,推行新入职员工持证上岗机制。构建挂钩推优入党、劳模评比、新市民积分落户等事项的综合评价体系,推动形成争优比先良好氛围。


  提优赋能机制,关爱激励落实到群体心坎。新就业群体是美好生活的追求者、创造者,也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政治引领,主动靠前服务,实现成长关爱与发展赋能“同频共振”。党群关爱传递到前沿。充分发挥组织部门整合资源力量、优化要素配置的协调作用,系统推进党建关爱凝聚项目,精准回应群体关切,集成党群服务,上线政策讲解,建立诉求解决、权益保障、成才礼遇等系统化行业关爱机制。阵地服务温暖到心窝。沿着新业态工作链条和线下节点,织密沿路“暖心驿站”,开通微信小程序,实现一屏查找直达。围绕“暖心驿站”、商圈楼宇、居民小区等场所,科学施划临时停车位,增设智能快递柜,提供延时就餐,畅通末端配送和关爱渠道。共建共治延伸到末梢。利用新就业群体身在基层独特优势,组建治理先锋队,鼓励参与平安创建、文明宣传、社区服务等工作,形成交通运输、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机制。成立新业态先锋工作室,放大典范辐射效应,搭建起社情民意反馈、行业诉求探讨、志愿服务报名等新平台,让新就业群体成为基层善治的先锋力量。


  (张家港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朱艳,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