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坚持开门搞教育
发布时间:2023-04-15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近日,全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动员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坚持开门搞教育,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中推动主题教育更加深入人心、温润人心。高质量开展主题教育,必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争做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的实干公仆,在摸清实情、凝聚智慧、务实增效中明晰工作路径、找准破题开局的“金钥匙”。


  问需于民,倾听所思所盼。党的事业根植于人民之中,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民有所盼、政有所为的必然要求。只有真正把群众所思所盼摸清摸实,才能实现为民所谋和群众需求的“同频共振”,才能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坚决摒弃“出发一车子、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的“盆景式”“作秀式”调研,主动放下架子、俯下身子、迈开步子,沉到农村、企业、社区去,沉到困难大、矛盾问题多的地方去,直达痛点、难点、堵点一线,了解基层真情况、倾听群众真心声,真正掌握第一手“沾泥、带露、冒热气”的民情民意,推动实现谋划有路、执行有力、落实有招。


  问计于民,找寻破题之策。如果只是一味地坐在文山会海里纸上谈兵、拍脑袋决策,作出的决策难以做到民主、科学、有效,制定的政策同样难以反映民情、体现民意、实现民利。唯有在“问渠那得清如许”中明方向、在深入实地一线中取真经,方能实现民心所盼。民生政策有没有短板,群众心中有杆称。要充分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真心实意请教群众,既听得了感谢话、顺耳话,也听得进牢骚话、逆耳言,充分汲取群众智慧、基层经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蕴藏在基层群众中的管用“土办法”、创新“金点子”充分挖掘出来,集众智于一身、纳百策于一处,确保调研成果能够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问效于民,检视工作成果。开展主题教育的最终落脚点是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我们的工作成效如何,能否赢得群众“叫好”,关键在于能否将“办实事”变成“事办实”。广大党员干部当坚持调查与研究并重,在“常效”“长效”上下功夫,切实找准问题根源,认真研判解题之道,科学制定政策措施,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研究透、办扎实、建规章、立制度,并长期坚持下去。主动将考评的标尺交到人民手中,把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纸上”落到实际行动上,兢兢业业干一番实事工程、民心工程,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变化,感受到真真切切的实惠。


  (泰州医药高新区(高港区)许庄街道 尹伊琳,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