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关系我们在未来发展和国际竞争中赢得战略主动。提振实体经济最不可缺少的是人才,引领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做好新形势下人才工作,必须以产业为基础、创新为动力、资金为保障、人才为内核,持续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人才“凤栖之地”,筑牢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下好产才融合“一盘棋”。“产是才之基,才是产之魂。”产业是决定一个地方发展的基础,而产业的转型和提升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和推动。坚持把产业和人才放在发展全局的高度通盘考虑,深入研究产业发展方向和人才成长规律,下好产才融合“一盘棋”。着眼抢占产业战略高地,围绕高端芯片、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加快建设高端科创载体平台,着力引进战略科技人才和重大创新团队,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聚焦促进战略新兴产业“茁壮成长”,重点关注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产业链上下游,全力招引一批与产业链优势互补的重大人才项目,推动产业链补短板、增强项。围绕传统制造业“凤凰涅槃”,聚焦产业高端化发展、智能化改造、绿色化转型新趋势,引进培养一批高水平工程师、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人才支撑产业转型发展。
激活“创新链”锻造“人才链”,点燃驱动发展“强引擎”。“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着眼“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产业落地”的全过程创新链条,锻造与之匹配的人才链条,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集聚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发挥知名高校、重点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作用,提供持续稳定经费支持和优质资源供给,阶梯式培育一批高素质基础研究人才,为原始创新注入源头活水。坚持市场导向,建设以龙头企业牵头,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参与的人才攻关联合体,整合各方创新资源,打造人才引领、市场运作、协同攻坚的新机制新模式,让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资金、技术、政策等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把人才资源、科技力量转化为产业核心竞争力。
用好“资金链”保障“人才链”,激活创新创业“春江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资金如同人才和产业发展的“粮草”,创新成果的涌现更离不开资金的持续投入。牢固树立“投资人才就是投资未来”的理念,以财政资金精准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加大投入,为人才创新创业赋能添彩。保持财政投入力度,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建立人才项目动态评估机制,注重政策吸引力,更注重资金撬动力。集聚资本进行支持,设立创业投资基金、产业发展基金等政府性基金,加强与社会资本合作,通过联合投资等方式支持人才企业做大做强。满足人才信贷需求,不断创新“人才贷”“人才保”等个性化、定制化金融产品,搭好政企银投沟通对接桥梁,及时解决人才发展“燃眉之急”。
(太仓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施敬,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