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党员干部应涵养甘做“小事”的觉悟,在“落小”上下功夫,锤炼“尽小者大,慎微者著”的作风,于“小事”之中和细节之处见担当,在服务群众中彰显人生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从政杂谈》一文中强调:“世界上没有孤立抽象的大事,大事全是由小事积累出来的。”伟大事业是由一件件小事厚重积淀、持续转化而成的。无论什么岗位,无论处在何方,只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从一点一滴做起,把小事当大事干,实干兴邦的磅礴力量就会释放出来,从而催动整个社会前进的脚步。“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榜样雷锋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平凡中成就不平凡。“时代楷模”王继才守岛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燃灯校长”张桂梅凭着对教育的执着、对学生的关爱,帮助2000多名大山女孩“圆梦”大学校园……这些正是“把小事当大事干”的有力践行和生动诠释。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粒沙可以体现大山的坚韧,小中见大是朴素的方法论。工作中有大量的工作,都是一些琐碎、繁杂、平凡、细小事务的重复,这些事做成了、做好了,并不见得有什么大的成绩,但一旦做不好、做坏了,就肯定会产生不良的后果,甚至会给事业带来灭顶之灾。如果对工作、对事业仅仅满足于“差不多”“过得去”,只会把问题掩盖,让结果事与愿违。从现实来看,普通群众周围一般不会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鸡毛蒜皮的小事,对老百姓来说可能就是天大的事。小事之中、细微之处最能见态度、见党性。党员干部应谨记“100-1=0”法则,涵养“一叶知秋”的敏锐性,练就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慧眼,从衣食住行、家长里短的细微之处了解实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真心真情为民办实事。
“细节决定成败。”也许每个人都深知细节的重要性,但未必每个人都能做到在生活、工作中时刻关注细节。小事是一面“镜子”,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国家大事”,终归要落实到为人民服务的每件“小事”上,落实到担当实干之中。我们每个人做成一件事、干好一件工作,党和国家事业就能向前推进一步。党员干部应立足岗位实际,发扬“钉钉子”精神,图难于易,从分内小事着手,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和细节,不遗漏任何一个死角和盲区,坚决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抓在手上”的执行力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托举起群众“稳稳的幸福”。
(新沂市委组织部张蒙蒙,首发于交汇点新闻先锋e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