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着力建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为组织部门做好新时期组织工作特别是选贤任能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南。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新时代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的干部工作发生格局性变化、有了实质性提升,干部队伍在革命性锻造中焕发出新气象。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能力、作风形象和精神状态在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下,有了显著提升,一批党的好干部、骨干队伍成为推动党的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
导向明,则风气正。选人用人,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风向标,有什么样的导向,就会有什么样的干部。组织部门要练就识人慧眼,严把选人用人关,将公道正派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坚持事业发展需要什么样的人,人民群众需要什么样的干部,就选什么人、用什么人,做到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选用干部,以正确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方向。
选政治过硬的干部。要对照党中央提出的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全面强化对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的深入考察,坚持“凡提四必”,防止“带病提名”、“带病提拔”。多把功夫用在平时,通过面对面谈、背对背听、多对一评,全方位、多镜头、近距离考察了解干部的言行表里和“八小时内外”,去伪存真、全面评价,决不让政治上有问题、品行上有污点、作风上有硬伤的人蒙混过关、投机得逞。
选实绩突出的干部。要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看干部做事是否对组织有贡献、对全局有增益、对长远有推动,看制定的决策是否契合上级要求、符合时代主题、贴合工作实际,看个人的政绩观、专业素质和现代化领导能力,等等。既看过去干了什么,也看干成了什么,既客观肯定成绩,也不求全责备,决不能把那些急功近利、处事圆滑,搞花拳绣腿、自我包装的人选上来。
选群众公认的干部。一方面,要用好调查研究,沉到基层一线,深入群众中间,深研细究群众的“微表情”,真听实问群众的“悄悄话”,知事察人、寻根究底。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信访举报“晴雨表”作用,建立联查联办、快查快办机制。不实的举报,第一时间澄清正名;经查属实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警示一片;问题没有查清、疑点尚未排除的,决不列为提拔人选,既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又把不为乱为者坚决挡在门外,切实把作风优良、群众信服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海安市委组织部陈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