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和改进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党员是党组织的肌体细胞,流动党员分散性广、可控性弱,应积极探索管理服务新路径,让流动党员心有归处,形散神不散,离乡不离党。
织密“组织圈”,管理不缺位。流动党员有组织归属,教育管理才能抓实见效。要健全完善“街道—社区—支部—党小组”四级管理架构,联动部门社区,定向跟踪摸排,增设社区、园区、工地报到点,加强上门走访、实时扫码报到,逐个归拢、摸清底数、全面归家。要为流动党员建档造册,实时更新人员信息数据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让管理有方向。
拓展“服务圈”,保障在本位。流动党员享有优待,才能避免“线上”挂空挡、“线下”不传动。要建成流动党员之家、服务驿站等阵地,提供党建业务、政策咨询、诉求反馈等多元服务,让服务真正落地。要紧抓教育,线上依托“云课堂”,线下主动邮寄“学习理包”,创新打造“假日党课”,让学习“不断电”。要落实关怀,定期组织家访,健全扶老携幼、上学就医、就业扶持等关爱帮扶体系,让异乡党员感受“娘家”温暖。
激活“共治圈”,担当有定位。让流动党员发挥作用,有效凝聚服务群众、反哺家乡的强大合力。要鼓励作为,激励在异乡亮身份、树形象,为流入地贡献智慧,实现“流入”变“融入”。要吸引“归雁”,抓住节假日返乡契机,召开恳谈会,畅谈家乡变化,共商发展大计,鼓励传经送宝、回报乡梓。要激发活力,综合两地党组织考核评优评先,激励流动党员担当作为,行动不“潜水”、远行不褪色。
(无锡市滨湖区雪浪街道刘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