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作为首创性、标志性的纪念日,全国生态日的设立既是一种标志,也是一份动力,既意味着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也彰显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对绿色永续发展格外关注。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须胸怀“国之大者”,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让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回溯过往,无论是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确立为基本国策,还是将可持续发展确立为国家战略,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实际和丰富实践出发,以新的视野、新的认识、新的理念,系统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今日之神州大地,我们欣喜地看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已成为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信念,绿色循环低碳发展已化为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行动,天更蓝、水更清、万物更加生机盎然的美丽图景正徐徐铺展。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统筹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新时代的十年,观环境质量,全国地表水优良水体比例达到87.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察生态保护,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4.02%、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13.14亿亩,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30多年保持“双增长”;看绿色转型,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4%,成为全球下降最快的国家之一……这些成就的取得、变革的实现,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新征程上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既建立覆盖全面、奖惩分明的责任体系,也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思想共识,以“钉钉子”精神共同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天地不言,四时行焉。坚持系统思维观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复杂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系统思维观念,一方面,要加强整体谋划、顶层设计,统筹多方资源、汇聚各方力量,持续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协同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另一方面,要积极普及生态文化,组织开展科普讲座、知识竞赛、评优争先等活动,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推动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让党旗在绿水青山间高高飘扬。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当以此次全国生态日为契机,更加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只要用心用情守护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就一定能让绿色成为美丽中国更加鲜明、更加厚重的靓丽底色。
(淮安市清江浦区委组织部刘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