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勉励企业研发人员,“国家现代化建设为年轻人提供了广阔舞台,大家正当其时,要把握历史机遇,大显身手,勇攀科技高峰”。青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大青年人才集聚培育力度,为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营造好生态、搭建好平台,让广大青年人才接好时代接力棒,是组织部门的重要职责。
聚焦产业“引”,构建人才集聚“强磁场”。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青年人才是党的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强产业发展的“硬核”支撑,打造创新“策源地”的强劲引擎。须以党的人才工作大局配置青年人才,发挥政策的引导和撬动作用,通过建立联络平台、强化实践交流、落实政策激励等举措,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吸引,广泛凝聚有才学、潜力大、后劲足的青年人才,构建结构合理、专业过硬的人才梯队。坚持“需求导向”,立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专业能力强、岗位匹配度高的青年人才引进来,推动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完善市场化引才机制,实施“政府+猎头+企业”招才模式,三方联动、协同发力,精准引进一批顶尖青年人才团队。
量体裁衣“育”,铺就人才成长“快车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培养青年人才犹如孵苗育秧,唯有悉心化解成长成才中的现实困难,才能拔节孕穗、结出硕果。须突出政治引领,筑好青年人才的“魂”,持续增强责任担当意识,鼓励他们以“一辈子办成一件事”的执着,扛起科技创新大旗,挺起产业发展脊梁。突出“定制化”,根据青年人才精力旺盛、思维敏捷、创新活力较强等特点,开展个性培养、精准“滴灌”,让人才在最优岗位发挥最大潜能。尊重人才成长规律,经常性跟踪帮带,让青年才俊厚积薄发、如泉奔涌,形成薪火相传、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拓宽渠道“用”,搭建干事创业“比武场”。“扶上马”还需“送一程”。青年人才只有用起来才能产生创新力,用好了才能挑大梁。要拓宽人才成长渠道,强化人才平台载体建设,在资源使用调配上做到科学精准,实现青年人才和科研项目的“双向奔赴”,让广大人才在科技攻关中“挑得起”“唱得响”。有计划、有意识地选派青年人才到改革发展主战场、科技创新最前沿、服务群众第一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攻坚克难。畅通青年人才“上行”通道,坚持以实干实绩检验人才,鼓励青年人才大胆迈开步子,支持德才兼备、勇克难关的年轻同志挂帅出征、独当一面。
创优环境“留”,涵养安居乐业“生态圈”。引得凤来栖,更要凤常来。生态好、环境优,则人才聚、事业兴。坚持“产城人”融合发展,构建契合青年人才所需的人才服务体系,主动想人才所想、急人才所急,以爱才敬才的满满诚意,让每一位青年人才尽展其才、收获精彩。注重基础性保障,坚持“政府搭台、市场运营、多方共赢”理念,提升服务贴心度。落实好人才驿站、人才公寓等保障,打造青年人才暖心“第一站”和“落脚点”,提升青年人才的归属感、成就感、幸福感,营造“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人才生态,让青年人才生活舒心、工作安心。
(大丰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部长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