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要突出“选贤能”、在干部队伍建设上走在前,健全干部工作体系,完善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工作机制,造就一支堪当重任、勇立潮头的干部队伍。干部是事业成败关键,干事创业离不开过硬本领。组织部门须发挥职能优势,紧盯干部岗位胜任力,融入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靶向施策、持续用力,以干部高素质助推发展高质量。
拓宽视野“选”,以胜任力为标尺充盈“蓄水池”。坚持好中选优、优中选强,让敢想敢为、善作善成者脱颖而出。建优机制贴近了解。坚持在经常性、有原则的近距离接触中细察干部,通过建立“一听二看三了解”跟踪了解机制,定期“听”干部思想汇报,“看”干部精神状态、作用发挥,“了解”干部日常表现、干群评价和优点不足,实时掌握干部胜任力情况。建强平台精准识别。着眼招商引资、项目服务、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攻坚一线,积极开展“三比三创”活动,打造笔试、述职、面试、测评全链条比选模式,“递进式”识别胜任力强的优秀干部。建好通道动态储备。对党政干部、专技人才、国企管理人员配备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精准掌握紧缺专业、空缺岗位、短缺人数,通过考录招聘录用一批、高端人才引进一批、面向基层遴选一批、打破界限调任一批等方式,定期补充和调整优秀干部。
夯实根基“育”,以胜任力为主线搭好“练兵场”。干部成长,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补钙充电强素能。深入实施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教育计划,抓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行“理论培训+能力拓展+一线锻炼”多元化教学模式,以理论与实践的互促共进提升干部胜任力。压担蹲苗壮筋骨。深入实施干部“胜任力提升年”活动,接续开展“穗选计划”“五四工程”“头雁项目”,让干部在综合管理、发展前沿、矛盾多发等关键吃劲岗位中经风雨、长才干。明责践诺显担当。广泛开展大兴调查研究,全域举办“争先创牌”活动,聚焦改革发展重点、时事政治热点、群众关注焦点,实行领导点题、群众出题、干部答题,推动各层各级解决思想认识困惑点、利益冲突交织点、现实矛盾多发点。
严把关卡“管”,以胜任力为要旨激活“源动力”。将以考促改与以改促进有机结合,把关心帮助与提耳扯袖深度融合,让广大干部放下“包袱”、挑起“担子”。全息画像考准考实。构建以“德能勤绩廉”共性指标为基础、胜任力个性指标为重点、奖惩指标为补充的“1+1+1”考核机制,推动个人实绩与集体荣誉相补充、一时表现与一贯作风相印证。擦亮探头抓早抓小。严格落实干部监督联席会议制度,用好大数据思维、信息化手段,实时掌握干部台上台下、人前人后真实表现,综合运用思想教育、政策约束、法纪威慑等手段,推动干部未病先防、初病防变、愈后防复,让“治未病”成为常态。撑腰鼓劲关心关爱。完善干部干事创业风险备案机制,系统评估风险等级,适时进行提醒纠偏,推动免责减责从“事后认定”向“事前研判”转变,做到能容则容、应容尽容,让优秀干部卸下包袱、轻装上阵。
鲜明导向“用”,以胜任力为基准树牢“风向标”。以实干论才能,凭实绩论英雄,统筹用好各层级、各年龄段干部,推动形成“优上庸下劣汰”用人生态。让敢于作为者得位。打破单位、条块界限,更大力度优化岗位配置、盘活职级资源,旗帜鲜明将利好政策向落实“四敢”要求、胜任力较高的优秀干部倾斜,把善用人、用对人作为对干部最大的激励。使消极无为者失位。结合不同领域、不同岗位职务特点,通过列明负面清单、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不断规范“下”的标准、明确“下”的情形,进一步压缩裁量空间、做到对号入座,让守摊子的人换位子、混日子的人丢帽子。给改过有为者留位。建立干部“下后挽救”机制,采取集体座谈、登门访谈、专项约谈等方式,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干部“诊病开方”,对影响期满、胜任力大幅提升的按照规定继续使用,让干部“下”亦可为。
(射阳县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尹胤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