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组织部长言论:加快集聚“卡脖子”技术人才
发布时间:2023-10-11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当前,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科技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于集聚一批关键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唯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全方位集聚能够解决“卡脖子”难题的技术人才,才能全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企业用人主体作用,厚植人才成长成才的“沃土”。集聚“卡脖子”技术人才,企业是重要因素。企业家求贤若渴,自然群贤毕至,企业提供发展岗位和机遇,人才才能尽展其才,企业提供好的价值追求和激励保障,人才才能安心科研。最大限度发挥用人主体作用,探索人才政策从激励人才向激励用人主体和多元社会力量转型。深化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积极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重点企业建立工程师培养中心,以项目为依托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培养造就更多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支持由产业链链主企业牵头,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优势企业、高校、行业组织资源优势,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通过人才引领、市场运作、协同攻坚,提升整体创新能力。鼓励和支持各领域头部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各类人才集聚区域建设企业研究院、境外孵化器,直接参与国际人才竞争。鼓励重点企业实施“揭榜挂帅”,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精准选拔熟悉技术领域、具有研发经验的关键人才。


  发挥政府重要推手作用,建优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集聚“卡脖子”技术人才,政府是重要推手。高端人才资源需政府引导,搭建聚才平台、深化产学研合作、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打造创新发展联盟、优化营商营才环境等方面,需要政府拿出硬招实招。深入对接全省战略资源布局,推进基地、人才、项目、资金一体化配置,加强生命健康、集成电路、数字技术等领域重大创新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深化与国内外一流大院大所战略合作,积极争取国家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和大科学装置在本地布局,加快建设一批省级以上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主动布局一批公共服务平台、院士工作站。加强重大创新平台、专业服务团队、创投机构的引进和建设,加快各类科创要素集聚。健全科创载体动态评价机制,对年度载体绩效评价较好的科创载体在资金和政策方面进行重点支持。加快建设特色产业载体,为科技人才量身创设专门岗位、专门实验室,以开放共享平台,集聚创新资源要素。


  突出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汇聚人才纷至沓来的“势能”。集聚“卡脖子”技术人才,市场是关键一环。地方的产业基础、产业链配套、上下游协作情况,以及人力资源、金融资本等要素,是人才项目选择落地、成长壮大的关键因素。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推动企业、大众社会机构成为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和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重要力量。加快引进跨国发展的猎头等人才资源中介组织,在遵守竞业避止条款下为用人主体挖掘人才。将人才所需摆在首位,尤其对涉及关键技术的特别领域、特定区域、特殊产业,实施个性化人才政策。优化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简化制度程序,提高拨付效率,赋予科研人员更大的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使用权和激励奖励空间。强化金融驱动,持续丰富“人才贷”“人才投”“人才保”“人才险”等金融产品,优化升级“陶都英才”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拓宽投资范围,赋能“双招双引”。加快建设国际化人才公寓,组建服务专员、工作专员队伍,妥善解决人才创新创业、子女就学、医疗服务等现实需求。


  (宜兴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钱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