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宗旨为民造福,是此次主题教育的具体目标之一。今年总书记考察江苏时深刻阐述“以学促干”,第一条就是要树牢造福人民的政绩观。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组织工作是做人的工作,服务对象是党员干部人才和广大群众,与人民利益密切相关,组织部门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要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以挺膺担当擦亮为民底色,真正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坚持以人民需要为“至上使命”,深入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之一。组织部门要始终牢记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工作理念,自觉把人民立场贯穿到组织工作全过程各方面。选人用人要坚守为民初心,牢固树立重实干重实绩重担当的鲜明导向,构建“考事”与“考人”相结合的立体考核评价体系,探索实施领导干部担当指数评价,加快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担当作为的相关措施,为敢想的人“鼓足劲”,为敢试的人“卸包袱”,真正把积极作为、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夯实堡垒要彰显为民理念,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保障下倾,持续推动党建工作力量向网格集聚、向基层聚焦,大力实施“全科+专业”基层干部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打造“映山红·党群荟”党建品牌,构建“党建+群团+社会组织”基层治理模式,推行融合式、组团式服务,打通群众需求端与服务供给端。引才育才要厚植为民情怀,坚持聚人才、促发展、惠民生,迭代升级新时代“金沙英才计划”,加快推进华罗庚创智十二坊、河海大学科技园等双创载体建设,挂牌“人才科创综合一站式服务中心”,加快建立校地人才双聘机制,着力破解人才供给瓶颈。
坚持以人民呼声为“解题秘钥”,走深走实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做好组织工作,必须真正贯彻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方法。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中,要扩大群众参与度,开展干部走访“家家到”活动,全方位、近距离、多维度掌握干部工作、生活、思想、家庭动态,定期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专题调研、干部无任用推荐等工作,加强综合分析研判,健全完善干部监督信息沟通办法和工作协调机制,构建立体式、全覆盖的干部管理监督体系,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在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中,要激励群众敢首创,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深入推进“我的网格我的家”、机关党组织“组团式”下沉村(社区)、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等活动,察民情、听民声、顺民意,让更多群众的“金点子”转化为破解发展难题的“金钥匙”。在人才生态和人才队伍建设中,要提升人才服务力,升级打造“金礼遇·才无忧”3.0版本,建强人才“一站式”在线服务平台,常态化开展“惠企爱才”专班走访,持续推进“人才优居工程”建设,探索“产城融合型”人才社区,切实以有力度、有温度的服务换取群众的幸福度、满意度。
坚持以人民满意为“最高标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群众满意是我们党做好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根本标准”。对组织工作而言,坚持和落实这个根本标准,就要做到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自觉站稳人民立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判,确保各项工作让群众、党员、干部、人才满意。要坚持开门听意见,以主题教育为契机,通过开展组织工作满意度调查、党员干部人才座谈会等,为群众参与评判组织工作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弄清群众期盼、找准工作差距、明确努力方向。要深入一线查问题,扎实开展组织系统大调研活动,通过“三访三问三促”,找准查实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与群众利益紧密相关工作中的痛点堵点,摸透症结原因,明确工作“着力点”。要标本兼治抓整改,结合调查研究发现问题、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抓好清单化管理、销号式落实,重点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真正使“求解”的问题更“优解”,让群众的“问题清单”变“满意答卷”。
(常州市金坛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王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