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调查研究谨防自我“验证”
发布时间:2023-11-10   来源:人民论坛网   点击    

  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时下,各地坚持把调查研究作为学习贯彻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县处级领导干部纷纷扑下身子、沉到一线,把脉问诊、解剖麻雀。


  破除“镜像思维”,归整更要归零。所谓的“镜像思维”是一种主观建构,依据自己以往经验或意识形成的经验推断认知对象。 诚然,丰富的经验有助于帮助提高认识、加强研判,可以给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但一味沿袭套路、凭借经验,想当然地自以为是,结果只能是南辕北辙,事与愿违。特别是面对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矛盾、新特点加速演变的复杂情况,做好调查研究工作,必须突破思维惯性、打破主观偏见,坚持自我反思和批判,始终以“空杯”的心态盛接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以“归整”的状态迎接新征程、新机遇、新挑战。既要善拜群众为师、甘当“小学生”,也要做到不懂就问、不耻下问,不断在调研实践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真正把调查研究的过程转化为加深对党的创新理论领悟的过程,成为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过程,成为推动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


  破除“惰性思维”,对标更要对题。当前,随着调查研究工作全面深入推进,有的地方突出分类施策严把选题切口,有的紧扣民生保障开展“预先”调研,有的聚焦改革发展实行“重修式”调研等等,各地在调研选题、方式和成果转化上都下了一番真功夫、细功夫,阶段性成效也比较明显。开展调查研究,首先应当摸清上下形势、研判定位走势,把“为什么”想清楚、“是什么”弄清楚、“干什么”理清楚,深层次思考、高站位谋划。要聚焦人民所需、职责所系、创新所向,在对标对表上级决策部署、党委中心任务、百姓期盼诉求中把握调研工作的正确方向、基本思路和重点任务,确保目标不偏、焦点不散。


  破除“预设思维”,求解更要优解。调查在前,结论在后,既是客观规律,也是底线原则。为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迈开步子、脚沾泥土,深入田间地头、遍访千家万户,揣着问题去、带着思路回,在“七嘴八舌”中掌握第一手资料,在“街头巷尾”走访中了解真实情况,在“抽丝剥茧”中剖析问题症结,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既要以求解思维破难题,也要以优解思维促提升,真正让调查研究成为思想“破冰”、难点“破题”、工作“破局”的“金钥匙”,切实以调查研究之风破改革发展之浪,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


  (高邮市委组织部 张运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