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阵地建设是这项工程的“头道工序”。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围绕抓实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突出抓好党员教育培训基地和现场教学点建设,着力推动教育培训常态化、内容设计精细化、师资力量专业化,为加强基层党员经常性教育提供了有力保障,更为推动广大基层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奠定了重要基础。
加强党员教育培训阵地建设,是加强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支撑。无论示范基地还是现场教学点,建设好它们只是解决了“硬件”问题,最终成效如何还取决于如何用好这些“硬件”。实际工作中,由于面广量大的基层党员身处基层、扎根一线等现实因素制约,教育培训常态化不够、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足等问题依然客观存在,这也成为开展基层党员教育培训必须直面的现实考验。破解这些难题,必须坚持以教育培训阵地建设为牵引,聚焦阵地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储备培养全要素发力,推动形成系统谋划、一体推进、全面提升的良好格局。
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既要落实制度要求,更应契合现实需求,关键是要找准结合点。通过教育培训让基层党员学理论、增知识、添技能,归根到底是为了调动他们干事创业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让他们听得懂、学得会、干得好。只有全面掌握基层党员的实际需求,以精准供给有效施训,才能推动基层党员拓宽视野“学中干”、立足实际“干中学”,在“被动受教”向“主动请教”的角色升级中,实现头脑转换、知识转化、思维转变。
党员教育培训的质量,直接影响党员队伍建设的质量。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培训,直接目的在于提升基层党员的素质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意义则在于让基层党员真正成为群众身边可见可感、可信可学的先锋模范。对于群众来说,身边的基层党员形象就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他们的一言一行,正是群众评价其先锋模范是不是成立、有多少成色的现实依据。对于基层党员来说,接受教育培训的成效不仅在于自身的理论提升、知识武装、技能训练上,更为关键的成果则在于自己身为党员的作用发挥和价值彰显上。唯有时刻牢记党员身份、始终践行党员标准,将教育培训的具体成效转变为内在成果,以一点一滴的身体力行为党和政府的形象代言,才能真正在服务群众、凝聚群众中发挥好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
阵地建设的目的在于守住阵地。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聚焦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从严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做实做优基层党员教育培训,以高质量教育培训覆盖每一名基层党员、为广大基层党员实干担当加油助力,定能让飘扬在基层的每一面旗帜更加鲜亮,在基层汇聚起服务发展、团结群众的磅礴力量,切实守护好党在基层一线的执政阵地。
(宿迁市委组织部 卢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