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出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和《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2023-2027年)》,为做好新时代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组织部门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主管部门,应紧跟新形势新变化,紧贴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干部需求,深化干部教育培训“供给侧”改革,以高质量干部教育培训赋能高质量发展。
紧贴组织需求,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干部教育培训因党而生、为党而兴,政治性是第一属性,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发挥“关键少数”领学作用,带动“绝大多数”始终把准正确的政治方向,不断提升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理论武装强信念。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明确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多学一些、深学一层,建立健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第一议题”、党校主体班次培训“第一课程”、党员干部组织生活“第一议程”等制度,持续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加强党章党规党纪教育,推行政治理论测试“逢训必考”,帮助领导干部淬炼思想、培根铸魂。政治训练强定力。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要求领导干部要更加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结合世界格局深刻调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背景,紧紧围绕各项重大战略部署按需施教,深入实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计划,有侧重地把各项任务和工作面临的政治形势、需要的政治要求,深化、内化、转化到政治训练中,增强干部把握大局、防范风险等能力。政绩观教育强党性。把政绩观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在各类主体班次中常态化开设专题版块,开展正反面典型案例教学,推动干部深刻领悟其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深入实施领导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工程,开展新发展理念专题培训,推动干部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中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
紧贴岗位需求,以精准供给推动人岗相适。事业发展前进一步,干部教育培训就要跟进一步。要紧扣岗位职责所要、干事创业所需、成长成才所缺开展培训,教育引导干部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加强能力培训。干部干事创业,既要有担当之心,又要有担当之能。要聚焦履职能力提升,紧扣产业集群融合发展、数字经济、招商引资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题培训,分类分层抓好专业化训练。推行干部上讲台机制,干部结合所在系统、单位和岗位,作政策解读、传工作方法、谈实践体会,推动以讲促学、学用结合。注重知识培训。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领导干部努力成为兼收并蓄、融会贯通的通达之才。完善履职尽责必备的知识体系,举办新思想、新技术、新知识专题学习会,推动眼界拓宽、思维更新,增强工作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加强与岗位职责相匹配的通识教育,抓好选调生、公务员、定岗特选青年人才等群体入职培训,助力职业习惯养成和实操技能练成。突出实战实效。实践是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载体,要重点打造干部教育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实操实训“催化剂”作用,以实战检验学习成效,以实干夯实业务本领。常态化开展“上下联动、左右协同、内外交互”挂职锻炼,将干部安排到产业发展、项目建设、安全生产、信访维稳等一线压担历练,锤炼敢为善为真本领。
紧贴干部需求,以模式创新激发内生动力。质量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生命线,应当积极整合各方面力量和资源,高质量推动培训项目、高效率统筹优秀师资、高标准开展培训考核,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在教学方式上量体裁衣。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积极探索小班化拉练式、联合办分段式、研究型案例式等办学模式,大力推行访谈式教学、行动学习等教学方式,加大案例式教学课程比重,用好干部在线培训模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突破培训空间和时间限制,不断优化教育培训供给能力。在课程开发上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党校主阵地作用,用活用好沙家浜等本地教育资源,挖掘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本土典型案例,筛选打磨出特色精品课程,有机串联成现场教学线路,不断加大特色精品课程开发力度。实施骨干师资培养计划,注重将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优秀基层干部、先进典型纳入师资库,让懂政策的人讲政策、懂方法的人教方法,实现师资力量队伍多元化。在结果运用上深度融合。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班次全过程管理,逐步构建干部教育培训成果转化申报、评估、跟踪考核、激励等一系列科学的保障机制。积极探索教育培训与选拔任用挂钩的实践路径,切实把干部教育培训打造成培养干部、发现干部、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渠道,促进培训和使用有机结合、深度融合,真正让干部学有动力。
(常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潘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