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党委书记言论:基层善治夯实组织基石
发布时间:2023-11-23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在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实现新提升。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推进基层治理,重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把党的工作做得更深更实更细,打通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健全组织体系,优化基层治理格局。根深则叶茂,本固而枝荣。党的力量来自组织,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健全严而密的组织体系,织密治理网络,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健全责任体系。围绕基层治理“强基固本、先锋引领、乐享自治、开放融合、同心同行”等重点领域,出台“微网格·大党建”工程实施意见,不断压实党组织书记党建第一人的主体责任,形成“村(社区)书记—网格支部书记—微网格长”三级责任体系,持续夯实组织支撑。精分治理单元。坚持党建引领下的分类治理,按照传统村、动迁村、纯社区形态、老居委会社区四种不同类型,逐村研判,在现有条线治理网格的基础上,科学划分党建基层治理的“微网格”,构成“镇—村—网格—微网格”的分层治理结构。汇聚堡垒动能。充分发挥好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因地制宜成立基层治理“海棠先锋”功能性党支部,构建“村(社区)党组织—网格支部—微网格行动支部”治理组织体系,以先锋力量引领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搭建共治平台,凝聚基层治理力量。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党员是党的肌体细胞,是党组织最基本的力量。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重在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凝聚各方力量,画好共建共治共享同心圆。整合机关力量。组织市级机关、农商行、邮储银行及其他企业单位党员代表,开展党建共建活动,让党员志愿服务、政策宣传、审批待办、纠纷调解等工作进入微网格,形成协同治理的结构和态势。建强关键队伍。镇机关党员分别与村社区结对,主动亮身份、树形象、做表率。通过“组织点、群众推、自己荐”,打造一支以“机关党员干部+基层网格员”为关键力量的基层治理队伍。激活治理合力。以党员中心户、志愿者、乡贤等重点,成立“海棠先锋”基层治理队伍,发挥密切基层党组织与居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制定“海棠先锋”基层治理队伍建设工作指导手册、积分管理办法、优秀“海棠先锋”评选等制度规定等,不断提高“海棠先锋”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创新服务模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基层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基层党建工作必须落地为惠民生、暖民心的实效,把群众事当家事,用心用情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优阵地建设。在社区睦邻广场、党员中心户等点位设立乐“心”驿站微网格阵地,形成共建共享、互融互通的乐“心”驿站阵地体系。通过统一标识标牌、统一服务项目,加速构建“5分钟服务圈”,打造有人气、接地气的“根系阵地”。畅通民意渠道。整合以党群议事会、“幸福邻海棠先锋工作室”“桂香小院红板凳议事”、政协“有事好商量”等线下线上相结合的载体,畅通人民群众表达他们的诉求、愿望、意见和建议,让治理温度更加可感可知。抓实服务落地。坚持“群众视角”,下沉镇村干部,常态化开展入户走访,围绕政策宣传、隐患排查、便民服务等职责,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需求和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形成需求清单,切实把问题找对、需求摸准,抢先一步实现“等人上门”向“主动上门”服务模式转变。


  (张家港市乐余镇党委书记 张莉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