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组织部长言论:增强“党建在链”引力 激发“产业强链”活力
发布时间:2023-11-27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党建兴则产业兴,党建强则产业强。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谆谆嘱托,系统实施产业链党建“根基工程”,锻造党建聚“链”的“看家本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党建“内核”驱动产业“外链”一体运转,点燃产业高质量发展“红色引擎”。


  找准组织联建着力点,将堡垒建在“链”上。组织覆盖是前提,工作覆盖是保障。必须坚持抓牢产业链发展“牛鼻子”,抓覆盖、建机制、聚合力,全方位构建起“依链而建、为链赋能”的严密组织体系。严密组织聚合力。聚焦“三新四强”产业集群和特色专业园区建设,构建“一园一联盟、一链一党委、一企一支部”矩阵化组织体系,打造以产业链党委为“主核”,以链上X家企业党组织为“主体”,串联Y家机关单位、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的“1+X+Y”组织架构,系统推进链上企业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享、难题联解。完善机制聚效能。制定组织联建固链、项目联引补链、人才联育强链、产业联通延链的“四联四链”工作机制,创设党委责任清单、重大项目共推、主题党日轮值、绩效质量考评四项制度,形成涵盖“决策、管理、执行、考核”全环节的工作体系,推动各方由“形合”向“心合”转变。培育先锋聚动能。深入实施党员发展“开源引流”工程,加大对企业高管、技术人才、经营骨干的发展力度,加强对链上流动党员的转接吸纳。着力推动“链上组织共建、链上党员共育”,通过绩效管理、“星擂台”技能竞技、“星导师”团队帮带等方式,动员产业链党员亮身份、展风采,源源不断为产业链发展输送业务骨干、先锋力量。


  聚焦助企惠企关键点,将服务沉在“链”上。产业链党建助企关键要聚焦“企业要什么、我们有什么、工作做什么”,摸清摸透企业“成长中的烦恼”,确保需求有效对接、资源有效统筹、项目有效落地。把目光向“企业要什么”聚拢。携手产业链党委、行业主管部门、属地政府单位开展联合走访调研,动态完善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聚焦特色专业园区建设需求,构建“七个一”产业综合保障框架,即“制定一份产业规划、组建一支招商队伍、设立一支产业基金、引进一家大院大所、构建一个技术服务平台、整合一个政策工具包、打造一个品牌盛会”,推动产供销、上下游、左中右企业同频共振。把力量向“我们有什么”集中。发挥党建引领的组织优势,成立“惠企”党建联盟,围绕项目推进、技术创新、企业合作等重点任务,着力做好全周期、全链条、全过程服务。关注产业链中的“新面孔”,定制“企业创业包”,用暖心服务留住一批发展潜力大、竞争能力强的“产业环”。把资源向“工作做什么”叠加。开发启用“惠企”平台系统,梳理服务事项,明确专人专岗,实现企业在线发起诉求,部门定时完成作答,推动政企沟通“零距离”、解决问题“零停滞”、政策落实“零障碍”。打好“金融强链”组合拳,主动链接金融机构,为“链”上企业配置置业贷及经营性流动资金贷款,为产业链提档升级增底气、添动力。


  筑牢以才促产支撑点,将动能“融”在链上。人才供给不“掉链子”,产业发展才能不“卡脖子”。持续加强“大院、大所、大校、大企”的资源协同创新,以人才链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更“芯”换代,以“链式聚才”激活“强链兴企”新动能。链式思维引人才。坚持创新驱动和产业强区“两大战略”并推,产业发展政策和科技人才政策“两套政策”并抓,紧扣“产业地图”精心绘制“人才地图”,编制重点产业链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精准招引“强链、延链、补链”人才,让产业成为人才吸附的“珊瑚礁”。链式布局搭平台。做好借力、借势、借智的文章,以组织联建“牵线搭桥”,更大力度支持链上企业与大院大所、科研机构、高校团队交流合作,搭建一批“共享实验室”,组建一批“红色工程队”,在链上搭建人才成长成才的舞台、施展本领的平台、互相竞技的擂台。链式创新攻难点。开展人才“大走访、深调研、解难题”行动,深度摸排链上企业的堵点、卡点、难点、断点,定期发布“揭榜挂帅”项目,推动人才团队深度嵌入产业链条,带动补齐一批“搞不定”的技术短板、攻克一批“做不精”的质量难关、化解一批“叫不响”的品牌困境。


  (无锡市惠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史国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