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通过社区这个平台,办好“一老一小”等民生实事和公共事务,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是中国特色基层治理的显著优势,要把这一优势发挥好。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民心为己心,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以居民有需求、社区有服务的实际行动,架好“最后一公里”连心桥。
大国治理,小社区不可忽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乡社区治理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我国城乡社区治理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对社会治理工作作出新部署,提出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社区是基层自治的基本单元,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层基础。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人民群众新期待、基层治理新任务,亟需我们不断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以“基层善治”夯实“中国之治”。
社区工作千头万绪,但说到底,就是为民服务、为民办事。社区虽小,但其服务内容与水平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四周净不净、路灯亮不亮、绿化美不美、过街畅不畅……只有把这些“芝麻绿豆”的小事,视作自己“身体力行”的大事,一件件办好、一桩桩做实,才能真正暖民心、得民心、聚民心。“一老一幼”牵动亿万家庭,关乎百姓福祉,是全社会关切的民生热点。架好“最后一公里”连心桥,就是要抓住“一老一幼”这一民生大事,健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政策体系,让老百姓体会到党始终在人民群众身边。
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要不断提高社区党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凝聚力,发挥好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让各方力量紧紧围绕在党组织周围,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真正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强化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基层治理中主动作为、靠前服务,更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让党的旗帜在社区群众心目中高高飘扬,让社区成为居民最放心、最安心的港湾。
(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街道 林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