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党在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任务,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要有新担当新作为。面对新的机遇挑战,组织工作必须紧扣高质量发展这个关键,在举旗帜、强根基、选贤能、聚英才上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组织力量。
聚焦细悟深学、以训促学,推动政治建设扩面增效。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主题教育常悟常进。完善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检视整改常态长效机制,不断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把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必学范畴,作为考核考察、谈心谈话、调研检查的重要内容,引导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答好“政绩为谁而树”之问。主要阵地出彩出色。以党群阵地作用发挥为着力点,纵向联动区、镇、村、网格各层级,横向联通机关、国企、事业、“三新”等各领域,打造主题鲜明、各具特色的“培训教室+实境课堂”,推动面上全覆盖、线上有示范、点上见实效。主体班次有质有效。实施新时代干部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工程,围绕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片区综合更新改造、美丽乡村规划建设等重点,分领域开展小个专、拉练式专题班,让“需要学的干部”学到“需要的东西”。
聚焦强化规范、培树示范,推动基层党建强基固本。坚持以点带面提升整体效能,着力打通基层组织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一个公司”红火“一片村落”。深化党建引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双百”行动,开展“强村公司”试点培育,加强党委统筹、政府引导、资源整合,铺就党建引领“强村富民”振兴路。“一个工程”引领“一方产业”。深化产业链党建“红链工程”,组建“红链直通车”服务团队,通过会商会办、联合攻关、产学研合作等,合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推动“上市大道”党建枢纽建设,打造上市公司产业龙头党建示范集群,促进非公企业提速发展。“一个盆景”点亮“一处风景”。持续推进村级后备干部“青蓝工程”,打造书记领学、理论强学、项目践学、实践跟学四位一体培养模式,培养“一专多能”基层干部。在高校人口集聚、城市改造更新等“新流量”地带,加大党建资源投放,打造培育近城端新阵地、新典型。
聚焦超前谋划、整体规划,推动干部队伍拓源提质。坚持以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引领干事创业方向,锻造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的中坚力量。让“领导班子”坚强有力。扎实做好新一轮机构改革,梳理涉改单位职能职责,优化编制调整,实现既要“瘦身”更要“健身”。着眼下一轮换届需要和班子长远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对不同类别干部进行战略性储备,持续优化年龄、专业、来源、经历结构。让“承重之才”脱颖而出。围绕优势产业发展需要,紧盯专业干部、年轻干部等缺口,开展系统性梳理摸底,通过业务骨干轮岗交流一批、新招录公务员优化匹配一批,让专业型干部走上“主舞台”。让“庸下劣汰”蔚然成风。以抓在平时促进干在平时,建立完善干部“担当指数”评价体系,让有为者“意气风发”;落实落细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具体举措,让吃苦者“如沐春风”;明确“下”的标准和途径方法,让后进者“无处遁形”。
聚焦理念出新、实践创新,推动人才工作迭代升级。坚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引的力度,优化用的政策,提高育的效果,为高质量发展蓄足源头活水。做好“人才招优引强”的文章。着眼未来产业发展,以构建常态化引才体系为重点,通过广链协同创新中心、境外离岸孵化器、高端猎聘机构等载体,发挥已落户人才、引才合伙人桥梁纽带作用,实现更广范围精准引才。做好“平台培优育强”的文章。与院所高校建立人才双引双聘双培机制,鼓励企业把科研人员送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进修深造。深度挖掘常州科教城、南京大学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等渠道资源,支持龙头企业组建人才攻关联合体,推动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做好“机制调优补强”的文章。用好用足“蒲公英”等科创人才基金,定期开展“资者见智”等系列活动,破除人才干事创业资金瓶颈。创新高层次人才订单式服务机制,在人才公寓中同步布局孵化器、人才服务专窗等功能区,全力打造“低成本创业之城、高品质生活之城”。
(常州市武进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 胡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