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从严从实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紧抓干部监督“关键”,加强全方位管理和经常性监督,管好关键人、管到关键事、管到关键处,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管好“关键人”。“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一把手”、年轻干部作为党的事业发展的领头雁、生力军,应当以更高更严的标准,进行更严的管理和监督。以上率下推动“一把手”真督实督,自上而下,以上级“一把手”带头抓好下级“一把手”监督管理,带领同级监督、下级监督、群众监督跟进落实。善用巡视巡察、述职述廉、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等方式,紧盯“一把手”履职尽责情况,织密权力的“牢笼”,让“一把手”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防微杜渐推动年轻干部严管细管,抓早抓小,针对新提拔、新入职年轻干部,做深做实年轻干部教育监督管理,通过廉政谈话、典型案例警示、结对帮带等形式,将干部教育与监督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在平常,推动年轻干部系好廉洁扣、扛起硬担当。
管住“关键事”。做好干部监督的关键是要找准“靶心”,始终盯紧决策部署的重点工作、抓牢权力集中的关键领域,破“潜规则”、立“明规矩”,实现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全力推动上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聚焦中心大局,让监督工作围绕中心工作“公转”,实时跟进经济建设、环境治理、民生事业等重大专项工作,综合运用现场调研、考核评价、谈话了解等办法,全面了解干部工作履职尽责情况,确保督有成效、督出实效,树立“有为者有位,优秀者优先”的鲜明导向。聚焦关键领域,全面深入细致排查金融、国企和工程建设等权力集中、资金密集领域的风险隐患,抓住项目审批、资金拨付、工程招投标等关键环节,全面厘清重点岗位干部的工作现状和履职风险,推动广大干部在法纪轨道内干成事、不出事。
管到“关键处”。从严干部监督管理,必须在干部思想管理和行为管理上作贯通、在工作圈和社交圈上作联通,延伸监督触角,延展监督链条、整合监督力量,消除管理“死角”“盲区”。“八小时内外”要严管,将监督从“单位大院”延伸到“家庭后院”,用好家庭走访、群众寻访、个人专访等方式,特别关注换届前后、节日假期、干部离任等关键时期,详细了解群众口碑、家风家教、兴趣爱好等情况,从工作表现中察德量才、从群众口碑中见德识才、从家庭家风中看德辨才,绘准绘细干部个体像。小微问题要管严,抓早抓小,加强与纪检监察、公安、信访、审计等各方的信息互通,在决策部署上一体谋划、在力量调配上一体部署、在措施运用上一体落实,充分运用信访举报、经济责任审计、“一报告两评议”等,在疑声入耳时多提醒、巡视反馈时多警示、投诉举报时多询问,及时咬耳扯袖、修枝剪叶,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
(无锡市滨湖区委组织部 赵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