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
发布时间:2024-01-26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会强调,要坚持招才引智和本土培养相结合,着力打造一支沉得下、留得住、能管用的乡村人才队伍。组织部门要因地制宜,发挥好人才工作牵头抓总作用,加快推进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乡村人才成长于农村、工作在基层,对乡村振兴愿望更强烈、对脚下的土地更熟悉、对群众的感情更浓厚,是振兴乡村的重要力量。要强化“供需匹配”,转变传统思维,“择才不求备”,围绕本地特色产业发展和需求,形成急需紧缺乡土人才需求目录,靶向选才引才,防止人才浪费。发挥乡镇、村社干部人头熟、情况明等优势,做实调查研究,挖掘散落在乡村民间熟悉乡土人情、专业技能成熟、带动效应明显的乡村人才,掌握真情况,算清明白账。紧盯在外乡贤,打好“乡情牌”,常态化开展走访、座谈、慰问活动,主动向在外乡贤能人伸出“橄榄枝”,吸引人才回归,为乡村振兴输送源源不断的“智囊团”“强引擎”。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乡村振兴各个行业、各个领域,上下情况各有差异,地域之间也各不相同,当因人、因境而定。坚持精准培养,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弱什么强什么”原则,在准确把握人才需求基础上,因材施教制定培育方案、因人而异设置培育内容,提升培训针对性、实效性。根据本地人才发展需求和人才专业知识背景、成长规律、培养目标等,依托各类平台,灵活通过定向委培、师徒结对、跟班锻炼等形式,引导乡村人才到产业发展、矛盾化解、基层治理等“急难险重”中磨砺提升,掌握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推动乡土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人才者,求之则愈出,置之则愈匮”。对人才最好的尊重就是“人尽其才”,乡村人才熟悉乡村生产生活和风土人情,具有较强的乡土情感,胸怀强烈的乡村振兴、改变家乡面貌的愿望,更应在“人尽其才”上用心用力,让乡村人才“如鱼得水”“节节拔高”。健全完善考核导向和评价机制,打破唯学历、资历、职称和身份论人才的发展束缚,为用人主体放权、为人才松绑,为各类人才提供大显身手的“用武之地”。强化资源供给,出台一系列衔接紧密、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加速资源向乡村集聚,确保资源用在“刀刃”上,聚力解决突出问题。注重精神激励,加大对乡土人才优秀事迹的宣传力度,增强乡土人才的荣誉感和成就感,让各类人才在乡村热土扎根、深耕,放开手脚干事创业。


  (灌南县委组织部 杨世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