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心之所系,行之所至。沿着总书记的新春足迹,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是行程万里、不忘初心,是百年大党对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心使命的执着追求。
“人民”二字,重若千钧。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牵挂的是困难群众,对于“国之大者”,总书记念兹在兹、心之所系。2015年在陕西梁家河村,和当年同劳动同生活的乡亲们同吃陕北年茶饭;2017年在河北德胜村,和乡亲们计算起一年的收支账;2022年在山西冯南垣村,一下车就站在大雪中听取全省受灾情况、恢复重建情况汇报……一句句亲切的问候、一段段动人的对话、一个个温馨的场景,彰显出共产党人一脉相承的人民立场、一如既往的赤子情怀、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也为广大党员干部将“人民至上”的情怀厚植于心树立了光辉榜样。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具体的,守住人民的心也要务实笃行,必须体现在人民群众衣食住行上,落实到民生问题的解决中。从孩子的抚养教育,到年轻人的就业成才,再到老年人的就业养老......一件件、一桩桩看起来零零碎碎,但一头连着普通百姓生活,一头关系发展稳定大局,不仅是家事更是国事。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当前,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持续向好,对幸福生活的期待更高、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更远大,这就迫切需要我们将老百姓的身边事、贴心事、具体事不断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努力把一项项“民生清单”落实落细成千家万户的“幸福账单”,彰显出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气象和独特优势。
以心换心,方得民心。这里的“换”,不是市场上的等价交换,而是“你对群众有多好,群众对你就有多亲”的无价交换,只有对群众的呼声“有求必应”,群众对组织的号召才会“一呼百应”。从革命战争年代“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正是因为得到广大人民群众长久的拥护和支持,我们党才能够不断创造灿烂和辉煌。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广大党员干部要增进“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同理心,在以实绩实效解民忧、惠民生、暖民心中凝聚起“人心齐,泰山移”的筑梦力量,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将满腔热忱投入到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把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不断推向前进。
(南京市雨花台区雨花街道 林云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