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把惠民生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发布时间:2024-02-05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1月3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位置刊文——“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文章记录了新时代十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岭南大地到河套平原,从江南水乡到天府之国……走基层、访群众,走田头、坐炕头,民生小事,念兹在兹。时时放心不下的牵挂,彰显出大国领袖的人民情怀,也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矢志为民的坚定方向。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党员干部要不断厚植为民情怀,真抓实干、只求实绩、只看实效,用心用情用力答好新时代民生“考题”,把惠民生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把惠民生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必须首先了解哪些事是群众心坎上的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前提是要知道群众急什么、愁什么、盼什么、难在哪?这是一道必考题,要答好新时代民生“考题”,广大党员干部就要永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初心,真正将“民生所忧、民之所盼”作为“行动所向”,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切实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乐群众所乐,要扑下身子、走进群众,常进地头、坐炕头,与群众拉家常、问冷暖、听所需,努力从心底融入到群众中去,设身处地思考问题,坚持以心交心、将心比心、用心换心,真正与人民群众产生共情,凭实干实效取信于民、赢得民心;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畅通指尖上的“便民通道”,多看多收集群众问题诉求,采取面对面接访、流动接访等形式,零距离倾听群众诉求和呼声,切实把群众的所急、所愁找准找实。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群众满意、群众认可,是我们谋划工作、推进工作的基本前提和重要考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产党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人民群众什么方面感觉不幸福、不快乐、不满意,我们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点多面广,涉及各领域、各行业,要建立问题清单,逐个把脉问诊,逐个找准原因,逐个制定解决措施,靶向发力加以解决。对于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能立即解决的,必须立即解决,切实做到立行立改、务求实效,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对一时解决不了的也要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实行挂账销号,细化具体措施、明确责任分工、规定整改期限,确保问题解决到位,坚决杜绝“烂尾工程”;对群众反映强烈且长期未解决的问题,要制定专项整改工作方案,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对问题挂账督办、对账销号,做到问题不解决不松劲、解决不彻底不罢休,真正以解决问题的实际行动实现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的效果。


  实干为要,行胜于言。有没有把惠民生的工作做到群众的坎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得好不好,不能自说自话,要更多地让群众参与进来,让群众来评价,将解决问题成效成果的评判权交给群众。实事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只有踏踏实实做几件让群众叫好的事,做几件让群众受益的事,做几件让群众有实实在在“获得感”的事,才叫响当当、硬邦邦的实事、好事。民心是杆秤,“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为民情怀,以更实的举措,拿出实招和硬招,答好新时代民生“考题”,切实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实做细,从而赢得更多人民群众的认同和点赞。


  (兴化市交通局 季宝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