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组织部长会议指出,“组织部门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当好‘两个维护’的排头兵,弘扬严实作风,提高工作质效,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要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立足区域实际,紧密结合工作职责,真抓实干、务实求效,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
聚焦“凝心铸魂”,高站位做好抓实思想政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组织是‘形’,思想是‘魂’。”要不断增强理论武装的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干部教育培训和支部“三会一课”,加强政治忠诚教育和党性教育,推动党员干部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主题教育成果成效转化,推动理论学习常态长效,制度化推进作风提升行动 ,突出领导示范、素质提升、纪律规范和作风过硬,强化政治理论和专业知识学习,坚持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构建示范引领一起干、整合融合提质效的工作格局。充分发挥党校理论宣传主阵地、干部培训主渠道、党性锻炼大熔炉的作用,推进“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紧贴党建需求扩大主体班次,紧跟发展形势增加培训内容,紧扣本土优势提升教学质量,持续强化党员政治建设和党性锻炼,保持党员群体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聚焦“强基固本”,高标准精耕细作基层党建工作。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深化“党建强基”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持续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动态清零”软弱涣散党组织,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提升。深入推进“头雁领航·组织护航”行动,持续建强头雁队伍,发现储备一批优秀村书记后备人才,深入推进村书记专业化管理,完善基本信息库,不断健全薪酬体系,举办“村书记论坛”,持续推进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常态化深入基层开展走访服务,帮助村书记协调资源、解决困难,提升基层党组织发展集体经济能力,引导村书记多办惠及民生的好事、实事,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提升,打造红色地标和人气阵地。有形有效抓组织覆盖,落实“在强链补链延链上展现新作为”的重大要求,全面推进产业链党建工作,健全产业链党建联盟联席会议制度,落实关心关爱新就业群体举措,用好用活各类“暖心驿站”。
聚焦“选育管用”,高水平谋远建强领导干部队伍。事业兴衰、唯在用人。要统筹班子整体功能运转和干部本领能力建设,在“识别、研判、把关”上再下功夫,深化班子调研,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考察识别干部,精准绘出干部“立体画”,注重分析研判,通盘比选使用各方面优秀人才,强化审核把关,不断提高选人用人质量,着力增强干部能力素质,推动整体优、个体强。加强干部交流锻炼,推荐优秀干部到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大一线和重点部门跟岗锻炼,畅通交流途径。激发干部担当作为内生动力,加强政绩观教育,强化榜样典型宣传,积极探索实施干部实绩清单式考核和“担当指数”评价办法,让干部工作实绩量化评价,对成绩突出的干部,结合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等制度予以激励,同时做好容错纠错,真正为干事者撑腰。坚持严管就是厚爱,深化落实从严管理干部工作要求,严格做好干部选任监督,细致抓好干部日常监督,探索干部能上能下机制,让干得好的站在前,干不好的往后靠。
聚焦“增量提质”,高质量引优聚强各类人才力量。主动适应人才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变化,加快构建协同联动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对各类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和急需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作出统筹规划。让人才招引与产业发展相适应,聚焦国家、省、市人才工程,对照本地区产业发展规划,紧扣主导产业编制核心人才库和紧缺人才地图,加快集聚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让平台载体与人才发展相适应,发挥产业园区集聚人才主力军作用,深挖高校科研院所“富矿”,在校地合作、园区运营、项目招引等方面精准发力,健全“大学、产业园区、产业链”融合发展模式,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让保障服务与人才需求相适应,完善区域领先的政策体系,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服务中心,推进人才社区建设,用好人才产业基金,着力构建“赋能型”人才服务体系,用心用情解决好就学、就医、住房等“关键小事”。
(徐州市贾汪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张昭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