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让党群服务中心走进群众心中
发布时间:2024-02-20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春节假日期间,各地党群服务中心推出不少新春活动,既集聚人气又凝聚人心,获得党员群众点赞。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党组织设在群众“家门口”的政策宣讲处、社情联系点、先锋服务所、暖心爱民站,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具有很强的政治功能、组织功能和服务功能,应做到大门常开、活动常办,让党群服务中心走进群众心中。


  既要在建设上“有形”,更要在服务上“用心”。硬件建设是党群服务中心的“外在体现”,服务质量是“实在内功”。各地应坚持规划合规、布局合理、配置合适,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把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纳入本地规划,根据服务对象数量、区域空间规模、便利党员群众和发展成长空间,通过新建、改扩建、配套建等,分类分步推进。注重做好结合文章,紧扣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党性锻炼等需求,依托革命历史遗迹、红色教育基地、党性教育实景呈现、先进人物事迹陈列馆、廉政警示教育点等,一体布局、统筹安排。紧扣“党建+服务”主线,不断充实党建指导、党群服务、教育管理、创业服务、人才联络、志愿帮扶等服务举措,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造浓“愿来、想来、爱来”氛围。


  既要在供给上“多元”,更要在问需上“精准”。党群服务中心作用发挥好不好,要看能否满足党员群众需求。须注重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突出丰富多样、一室多用,统筹安排综合治理、颐养救助、卫生医疗、慈善助残、文化图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公益类、服务类用房,有条件的可对生活用品超市、农资超市、电商点等实行市场化运作。突出有用有效、你呼我应,针对辖区内党员群众实际情况,从年龄、职业、爱好等多个维度摸情况、问诉求,真实掌握各方面活情况,有重点地列出需求清单、资源清单、服务清单,通过内部解决一批、横向招引一批、上级支援一批等方式,解决好群众的揪心事、烦心事,使广大党员群众学习有场所、活动有阵地、展示有舞台,更好地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


  既要在一时上“出彩”,更要在常态上“见效”。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党群服务中心离党员群众最近,探索“不打烊”模式,实现服务常态长效,才能让党群服务中心深入人心。各地要坚持开门抓党建的工作思路,结合七一、国庆、春节等重要节点,筹划推出“小而美”“小而精”的活动,借助微信小程序、社区管家平台等手段,常态化发布月度活动提示,实现服务送到家门口、暖心为民零距离。紧盯“人、钱、物”关键要素,构建优质常态的管理使用服务机制,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出台党群服务中心星级管理办法等举措,对符合标准获评星级的党群服务中心给予一定奖补,对运营维护存在短板弱项的,通过定期检查、协同整改等举措促进提升,确保党建阵地建实用好。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阵地运维情况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范畴,建立健全考核评比机制,推动基层做好阵地管理“后半篇文章”,力促党群服务中心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


  (宜兴市委组织部 吴国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