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观点评论
为基层减负需久久为功
发布时间:2024-03-22   来源:交汇点新闻   点击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农村基层减负情况时指出,党中央明确要求为基层减负,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要精兵简政,继续把这项工作抓下去。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因地制宜推出系列减负举措,着力破解“小马拉大车”难题,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为基层减负需久久为功,各地要在减负与赋能上下实功、用真招,让基层干部真正卸下包袱、放开手脚、助力发展。


明晰权责清单。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但随着基层治理现代化要求的不断提高,权小责大往往成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面临的困境。为基层持续减负,一方面要在权责上明晰,建立乡镇、街道权责清单和职责准入等制度,进一步理顺“党政领导、部门管理、属地责任”的基层权责关系,在系统汇总、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梳理归纳,形成基层权责清单,明确主体责任、配合责任。另一方面,要注重在手段上创新,充分利用和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作用,提升“数据联通性”、“信息共享性”,减少交叉重复、口径不一的台账报表,从“让干部跑”转向“让数据跑”。


持续充电赋能。基层事务细小琐碎、纷繁复杂,基层干部不成为“多面手”、不掌握“硬本领”,往往难以高效应对。为基层持续减负,要大力充实基层工作力量,严格控制从基层借调干部,积极推动机构改革中精减下来的编制资源向乡镇(街道)下沉,为基层干部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同时严格落实改善乡镇干部工资待遇的相关政策,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基础工程,注重丰富理论水平与提升业务水平,通过墩苗挂职、轮岗交流、集中轮训等方式,加强基层干部知识储备、专业技能,让基层干部肩膀更硬、本领更强。


注重减压松绑。为基层减负,“减”的是负担和束缚,“增”的是实干和效能。对基层干部而言,考核是检验干部干事创业成效的有效途径,也是选人用人的重要依据。为基层持续减负,要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严格限定范围、严格实施程序,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责任状”满天飞,让宝贵的行政资源与干部精力“用在刀刃上”。要用活用好考核结果,建立结果转化机制,将考核结果体现在干部评优评先、提拔任用的各个方面,将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真正将“考核压力”精准转化为“干事动力”。


(江阴市委组织部 许逸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