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组织部门作为人才工作牵头抓总部门,应构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适应的“金字塔型”人才支撑体系,为各个阶段的各类产业提供充足的人才储备和创新力量,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筑高“塔尖”,以一流领军人才带动新兴产业壮大。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助推新兴产业培育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载体的新质生产力,要集“四海之气”,借“八方之力”,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组织部门应充分发挥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流动”机制,聚焦细分领域面向海内外招引集聚一流领军人才,加强技术交流合作、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集中攻克产业发展“瓶颈”,加速产业迭代更新。完善从基础应用研究到成果转化、产业化的创新生态体系,让领军人才在前沿领域的研究成果由“理论”变为“实际”,从“实验室”走到“生产线”,推动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锻强“塔身”,以技术技能人才推动传统产业提升。技术技能人才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力量,有助于发挥传统产业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基础性支撑作用,通过科技赋能使其成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载体。须贯通校、企、产业信息通道,集中部分院校针对性培养企业、产业紧缺人才,为制造业输送充足能量,筑牢发展之基。充分发挥各类培训基地“育苗成木、积木成林”作用,提升技术技能人才整体素养、培养创新意识与能力,为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提供“可用之材”。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经济地位,加快推动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互通衔接”,提升紧缺人才薪酬待遇,完善人才生活服务保障,激发技术技能人才干事创业热情,让更多人才投身于提升传统产业、实现制造强国的宏伟蓝图中。
夯实“塔基”,以青年科技人才驱动未来产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把培育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当前,为抢占世界科技和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纷纷加强对未来产业的谋划布局,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塑造国际竞争比较优势迫在眉睫。加强高校基础研究教育,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坚持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激发和提升青年人才的突破性原创能力,为布局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更多所需人才。加大高校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支持,鼓励开设以学生为主导的原创性、变革性项目研究,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鼓励优秀创造成果落实落地,推动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导者”。
(常熟市委组织部 朱雨婷)